培訓課程列表:
綜合施策,協同發力擴大消費
【林兆木:綜合施策,協同發力擴大消費】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林兆木指出,消費處于國內大循環的終端,受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本身以及各環節相互關系等多種因素影響。擴大消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各方面綜合施策,打好“組合拳”。消費水平和結構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擴大消費的基礎在于高質量發展,要保持大體符合潛在經濟增長率的經濟增速。要把擴大消費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外貿出現大幅度下滑可能性并不高
但若想維持高速增長,恐怕也不現實自三四月沖高后,我國外貿數據近期明顯回落,幾大出口市場增速出現下滑。與此同時,俄烏沖突以及西方國家通脹問題仍在演變,全球需求仍舊低迷。在經濟全球化退潮大背景下,也有加強區域合作的努力。隨著近期《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菲律賓在內的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標志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進入新階段。今年下半年我國外貿形勢是否會有
當前美國為何沒有全方位切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中新經緯5月21日電 題:當前美國為何沒有全方位切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作者 屠新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教授 當前國際貿易面臨的最大挑戰,毫無疑問是中美之間日益激化的戰略博弈。 中美建交后相當長時間,中國一直被美國視為一個合作伙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之前中美兩國經濟實力懸殊,美國并未感受到威脅。 在政治體制上,中美之間也并非不可調和,美國一度期望中國向美國模式靠
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是并行的
5月20日,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期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教授屠新泉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到了如何理解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產業鏈外遷現象。關于產業轉移,屠新泉表示,一方面,它是一直在發生的現象,是一個市場經濟的規律,因為資本總是往成本最低的地方去轉移,“過去中國承接很多加工貿易,就是在承接別人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看到轉移的同時也要看到升級,兩者是并行的過程
“一帶一路”建設、全球價值鏈重構與中國的應對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使世界各國面臨衛生健康與經濟增長的雙重考驗,也進一步加速了全球和區域價值鏈的重構。作為全球價值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中國面臨重大的機遇與挑戰。疫情防控以來,中國不僅有效遏制國內疫情擴散、恢復經濟秩序,而且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逆勢前行,為世界抗擊疫情和穩定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國須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中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