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簡介
張其成: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國學思想家教育家,現代易學家,養生學家,中醫文化學家,文人書法家。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創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教育部高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學課程客座教授。國家非遺“張一帖”第十五代傳人。搜狐網“當代四大國學領軍人物”,人民網“健康中國十大年度人物”、“國學養生第一人”,微博“十大影響力國學大V”。喜馬拉雅播放量最高的國學主播之一。
先后任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委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主任委員,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世界中聯中醫藥博物館工作委員會會長,國際易學聯合會易學與養生專委會會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專委會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會長等。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研究”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40余部,主要分四個系列:《易學文化研究叢書》《全解國學經典叢書》《國學養生叢書》《中醫思想文化叢書》。主編《易學大辭典》《易經應用大百科》《中醫哲學基礎》《中醫文化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曾獲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國際易學伯崑獎,湯用彤國學獎,美國東亞人類學會優秀著作獎,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暢銷書獎。
其家庭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并亮相2017年央視春晚,入選中央宣傳部主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榮登中央紀委監察委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
【簡 歷】
l 1958年生,安徽省徽州歙縣人(父親:李濟仁;母親:張舜華),原名張其棖。
l 1976.2-1978.5:安徽歙縣“插隊知青”
l 1978.4-1980.1:徽州師專中文系學生,獲大專文憑
l 1980.1-1983.9:安徽銅陵市第八中學教師
l 1983.9-1985.7:安徽教育學院中文系學生,獲本科文憑
l 1985.9-1988.7:北京中醫學院基礎醫學系碩士生,獲醫學碩士學位(師從錢超塵教授)
l 1988.7-1994.8:南京中醫藥大學講師、副教授
l 1994.9-1997.7: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獲哲學博士學位(師從朱伯崑教授)
l 1997.7-1999.6: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后(師從王洪圖教授)(1998年被評為教授職稱)
l 1999.7-2001.5: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古文教研室主任,中醫文化研究中心秘書長
l 2001.5-2009.3: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2002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l 2009.3-2013.11: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l 2014.1-2015.1: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
l 2015.1-2019.4: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導(201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7年評為二級教授,2018年擔任“張其成名師工作坊”導師)
l 2019.4-今: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其成名師工作坊”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易學與儒釋道醫學研究所所長。
【大 學】
l 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研究員(2014年)
l 北京大學社會經濟與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2005年)
l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2011年)
l 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客座教授(1996年)
l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客座教授(2001年)
l 湖北醫藥學院客座教授(2002年)
l 黃山學院徽學研究所客座教授(2003年)
l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2008年)
l 湖北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2012年)
l 中南大學國學研究中心國學研究專家(2014年)
l 云南中醫學院名譽教授(2014年)
l 天津中醫藥大學榮譽教授(2018年)
l 新疆財經大學客座教授(2018年)
l 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19年)
l 大連醫科大學客座教授(2021年)
l 遼寧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2021)
【學 會】
l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2019年-今。國家一級學會)
l 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國家一級學會)
l 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常務副會長(2012年-2016年;2016年-2021年。國家一級學會)
l 國際易學聯合會易學與養生專業委員會會長(2012年-2016年;2016年-2021)
l 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07年-2012年-2017年)、會長(2018年-今)
l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2015年-2021)
l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儒醫文化研究委員會副會長(2019年-今)
l 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會長(2018年-今)
l 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2016年-今)
l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研究會主任委員(2005年-2009年-2013年)、名譽主任委員(2013年-2016年)
l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理事長、榮譽理事長(2005年-2010年-2018年;2018年—今)
l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管理科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12年-2016年)
l 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古文研究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2003年-2008年)
l 中華中醫藥學會李時珍學術研究會副主任委員(1997年-2002年)
【學 術】
l 教育部高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8年—今)
l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改革發展咨詢專家委員會第一屆、第二屆委員(2014年—2017年,2017年—今)
l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文化學學科帶頭人(2012年—今)
l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和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委員(2009年)
l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2008年)
l 北京市社科規劃辦北京中醫文化研究重點基地首席專家(2010年)
l 北京市重點學科中醫人文學學科帶頭人(2010年)
l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中醫藥文化資源調查工作首席專家(2019年)
【學術期刊】
l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編委
l 《中醫藥文化雜志》常務編委
l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編委
l 《儒風大家》學術委員
l 《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特邀編委
【政協黨派】
l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2018年3月-今)
l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13年3月-2018年3月)
l 人民政協講壇首批特聘教授(2015年)
l 中國農工民主黨北京市朝陽區第三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1年-2016年)
l 政協北京市朝陽區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2006年-2011年;2011年-2016年)
l 中國農工民主黨北京中醫藥大學支部主任委員(2005年-2010年;2010年-2015年;2015年-2020年)
【榮譽獎勵】
l 國家教委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1993年)
l 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十佳青年(1994年)
l 江蘇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994年)
l 中華中醫藥學會先進兼職干部(2003年)
l 首都統戰系統參與奧運服務奧運先進個人(2008年)
l 當代四大國學領軍人物(搜狐網,2009年7月)
l 北京市農工黨優秀黨員(2010年)
l 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
l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6年)
l 健康中國十大年度人物(人民網,2019年1月)
l 國學養生第一人(人民網,2019年1月)
l 喜馬拉雅十大思想大咖(喜馬拉雅,2019年1月)
l 十大影響力國學大V(新浪微博,2019年8月)
l 湯用彤國學獎獲得者(2020年1月)
l 農工黨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個人(2020年3月)
l 全國政協委員讀書積極分子(2021年1月)
l 酷我十大名師大咖(酷我,2021年1月)
【獲獎成果】
1、《新安名醫考證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997年)
2、《新安醫家治療急危重證經驗研究》,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002年)
3、《痹病從絡辨治及寒熱方證的機理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2年)
4、《易學與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優秀學術著作三等獎(2001年),中華中醫藥學會60年中醫藥科普圖書出版獎(2009年)。
5、《中醫哲學基礎》,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6年)
6、《黃帝內經養生大道》,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三等獎(2009年)
7、《黃帝內經養生大道》,2009年度全行業優秀暢銷品種
8、《黃帝內經養生大道》,第十五屆廣西優秀圖書獎三等獎(2009年)
9、《易經養生大道》,第十八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三等獎(2010年)
10、《黃帝內經養生大道》,第五屆廣西出版對外貿易獎輸出版權一等獎(2012年)
11、《道家養生大道》,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2012年)
12、《精氣神養生法》,北方十省市優秀暢銷書獎(2012年)
13、《張其成講讀周易》(叢書,共6種),國際易學聯合會第五屆學術著作獎(伯崑獎,2012年)
14、《Ten Thousand Things—Nurturing Life in Contemporary Beijing》,Judith Farquhar,Qicheng Zhang,美國東亞人類學協會(Society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圖書獎,(2013年)
15、《黃帝內經養生大道》,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三等獎(2016年)
16、《中醫生命哲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華中醫藥學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等主辦的第四屆全國悅讀中醫“最受歡迎的十大中醫藥好書”(2017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二等獎(2020年)
17、 《張其成全解周易》,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臺“2017年十大國學好書”(2018年)
18、 《近十年來中醫文化發展回顧》,《中醫藥文化雜志》改刊十周年優秀論文一等獎(2017年)
19、《中醫文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度好書獎,十大優秀融合教材獎(2018年)
20、《張其成全解太乙金華宗旨》,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臺“2018年十大國學好書”(2019年)
21、《中醫生命哲學》,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二等獎(2020年)
22、《張其成講易經》,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臺“2021年十大國學好書”(2021年2月):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國學思想家教育家,現代易學家,養生學家,中醫文化學家,文人書法家。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創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教育部高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學課程客座教授。國家非遺“張一帖”第十五代傳人。搜狐網“當代四大國學領軍人物”,人民網“健康中國十大年度人物”、“國學養生第一人”,微博“十大影響力國學大V”。喜馬拉雅播放量最高的國學主播之一。
先后任國際易學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委會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主任委員,世界中聯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世界中聯中醫藥博物館工作委員會會長,國際易學聯合會易學與養生專委會會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專委會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會長等。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中醫藥文化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研究”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40余部,主要分四個系列:《易學文化研究叢書》《全解國學經典叢書》《國學養生叢書》《中醫思想文化叢書》。主編《易學大辭典》《易經應用大百科》《中醫哲學基礎》《中醫文化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曾獲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國際易學伯崑獎,湯用彤國學獎,美國東亞人類學會優秀著作獎,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暢銷書獎。
其家庭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家庭,并亮相2017年央視春晚,入選中央宣傳部主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榮登中央紀委監察委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
【簡 歷】
l 1958年生,安徽省徽州歙縣人(父親:李濟仁;母親:張舜華),原名張其棖。
l 1976.2-1978.5:安徽歙縣“插隊知青”
l 1978.4-1980.1:徽州師專中文系學生,獲大專文憑
l 1980.1-1983.9:安徽銅陵市第八中學教師
l 1983.9-1985.7:安徽教育學院中文系學生,獲本科文憑
l 1985.9-1988.7:北京中醫學院基礎醫學系碩士生,獲醫學碩士學位(師從錢超塵教授)
l 1988.7-1994.8:南京中醫藥大學講師、副教授
l 1994.9-1997.7: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獲哲學博士學位(師從朱伯崑教授)
l 1997.7-1999.6: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后(師從王洪圖教授)(1998年被評為教授職稱)
l 1999.7-2001.5: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古文教研室主任,中醫文化研究中心秘書長
l 2001.5-2009.3: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2002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l 2009.3-2013.11:北京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l 2014.1-2015.1: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中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
l 2015.1-2019.4: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導(201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7年評為二級教授,2018年擔任“張其成名師工作坊”導師)
l 2019.4-今: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其成名師工作坊”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易學與儒釋道醫學研究所所長。
【大 學】
l 清華大學法學院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研究員(2014年)
l 北京大學社會經濟與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2005年)
l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2011年)
l 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客座教授(1996年)
l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客座教授(2001年)
l 湖北醫藥學院客座教授(2002年)
l 黃山學院徽學研究所客座教授(2003年)
l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2008年)
l 湖北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2012年)
l 中南大學國學研究中心國學研究專家(2014年)
l 云南中醫學院名譽教授(2014年)
l 天津中醫藥大學榮譽教授(2018年)
l 新疆財經大學客座教授(2018年)
l 故宮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19年)
l 大連醫科大學客座教授(2021年)
l 遼寧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2021)
【學 會】
l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2019年-今。國家一級學會)
l 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副會長(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國家一級學會)
l 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常務副會長(2012年-2016年;2016年-2021年。國家一級學會)
l 國際易學聯合會易學與養生專業委員會會長(2012年-2016年;2016年-2021)
l 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07年-2012年-2017年)、會長(2018年-今)
l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文化專委會會長(2015年-2021)
l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儒醫文化研究委員會副會長(2019年-今)
l 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會長(2018年-今)
l 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2016年-今)
l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研究會主任委員(2005年-2009年-2013年)、名譽主任委員(2013年-2016年)
l 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理事長、榮譽理事長(2005年-2010年-2018年;2018年—今)
l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管理科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12年-2016年)
l 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古文研究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2003年-2008年)
l 中華中醫藥學會李時珍學術研究會副主任委員(1997年-2002年)
【學 術】
l 教育部高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8年—今)
l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改革發展咨詢專家委員會第一屆、第二屆委員(2014年—2017年,2017年—今)
l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文化學學科帶頭人(2012年—今)
l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和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委員(2009年)
l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2008年)
l 北京市社科規劃辦北京中醫文化研究重點基地首席專家(2010年)
l 北京市重點學科中醫人文學學科帶頭人(2010年)
l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中醫藥文化資源調查工作首席專家(2019年)
【學術期刊】
l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編委
l 《中醫藥文化雜志》常務編委
l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編委
l 《儒風大家》學術委員
l 《中國醫學倫理學雜志》特邀編委
【政協黨派】
l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2018年3月-今)
l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13年3月-2018年3月)
l 人民政協講壇首批特聘教授(2015年)
l 中國農工民主黨北京市朝陽區第三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1年-2016年)
l 政協北京市朝陽區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2006年-2011年;2011年-2016年)
l 中國農工民主黨北京中醫藥大學支部主任委員(2005年-2010年;2010年-2015年;2015年-2020年)
【榮譽獎勵】
l 國家教委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1993年)
l 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十佳青年(1994年)
l 江蘇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994年)
l 中華中醫藥學會先進兼職干部(2003年)
l 首都統戰系統參與奧運服務奧運先進個人(2008年)
l 當代四大國學領軍人物(搜狐網,2009年7月)
l 北京市農工黨優秀黨員(2010年)
l 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
l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6年)
l 健康中國十大年度人物(人民網,2019年1月)
l 國學養生第一人(人民網,2019年1月)
l 喜馬拉雅十大思想大咖(喜馬拉雅,2019年1月)
l 十大影響力國學大V(新浪微博,2019年8月)
l 湯用彤國學獎獲得者(2020年1月)
l 農工黨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個人(2020年3月)
l 全國政協委員讀書積極分子(2021年1月)
l 酷我十大名師大咖(酷我,2021年1月)
【獲獎成果】
1、《新安名醫考證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997年)
2、《新安醫家治療急危重證經驗研究》,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002年)
3、《痹病從絡辨治及寒熱方證的機理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2年)
4、《易學與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優秀學術著作三等獎(2001年),中華中醫藥學會60年中醫藥科普圖書出版獎(2009年)。
5、《中醫哲學基礎》,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6年)
6、《黃帝內經養生大道》,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三等獎(2009年)
7、《黃帝內經養生大道》,2009年度全行業優秀暢銷品種
8、《黃帝內經養生大道》,第十五屆廣西優秀圖書獎三等獎(2009年)
9、《易經養生大道》,第十八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三等獎(2010年)
10、《黃帝內經養生大道》,第五屆廣西出版對外貿易獎輸出版權一等獎(2012年)
11、《道家養生大道》,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2012年)
12、《精氣神養生法》,北方十省市優秀暢銷書獎(2012年)
13、《張其成講讀周易》(叢書,共6種),國際易學聯合會第五屆學術著作獎(伯崑獎,2012年)
14、《Ten Thousand Things—Nurturing Life in Contemporary Beijing》,Judith Farquhar,Qicheng Zhang,美國東亞人類學協會(Society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圖書獎,(2013年)
15、《黃帝內經養生大道》,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三等獎(2016年)
16、《中醫生命哲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華中醫藥學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等主辦的第四屆全國悅讀中醫“最受歡迎的十大中醫藥好書”(2017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二等獎(2020年)
17、 《張其成全解周易》,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臺“2017年十大國學好書”(2018年)
18、 《近十年來中醫文化發展回顧》,《中醫藥文化雜志》改刊十周年優秀論文一等獎(2017年)
19、《中醫文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度好書獎,十大優秀融合教材獎(2018年)
20、《張其成全解太乙金華宗旨》,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臺“2018年十大國學好書”(2019年)
21、《中醫生命哲學》,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二等獎(2020年)
22、《張其成講易經》,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臺“2021年十大國學好書”(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