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審計風險的防范
主講老師:孫莉莉 發布時間:2024-06-14
一、 銀行審計風險的種類
1. 固有風險
2. 控制風險
3. 檢查風險
二、 銀行審計風險的成因及相應對策
1, 審計人員風險意識淡薄
2, 審計人員專業能力不足
3, 審計技術方法的落后
4, 缺乏質量控制標準
5, 審計工作不規范
三、 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五個轉變
1. 全面開展經營管理審計
2. 積極開展經濟效益審計
3. 創新開展風險導向審計
4. 定期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
5. 廣泛開展流程缺陷審計
?
加強銀行風險監管
一、 銀行監管的重要性
二、
一是緩釋平臺貸款風險,堅持“總量控制、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審慎穩妥地緩釋平臺貸款風險。
二是嚴控房地產貸款風險,高度關注重點企業,繼續強化“名單制”管理,防范個別企業資金鏈斷裂可能產生的風險傳染。
三是防化產能過剩風險,通過產能整合重組、技術改造,促進生產資源有效利用,盤活沉淀在過剩產能上的信貸資產,減少風險總量。
四是防范四種業務風險,對于理財業務,建立單獨的機構組織體系和業務管理體系,不購買本行貸款,不開展資金池業務,資金來源與運用一一對應;對于信托業務,要回歸信托 主業,運用凈資本管理約束信貸類業務,不開展非標資金池業務,及時披露產品信息;對于小額貸款公司,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國統一的監管制度和經營管理規則,落實監管責任;對于融資性擔保公司,明確界定擔保責任余額與凈資產比例上限,防止違規放大杠桿倍數,建立風險“防火墻”。
五是緊盯流動性風險,提高資金來源穩定性,加強同業、理財和投資業務管理,合理控制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程度。
六是謹防信息科技風險,建設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科技系統。
七是盯防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嚴格實施信貸違規問責和
Tags:
版權聲明:此信息由注冊用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并提供版權證明,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