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財融合——創造企業財務BP價值
課程背景:
財務BP是什么?說白了就是業務伙伴,不光要懂財務,熟悉財務各個模塊,還要了解業務,熟悉業務運營模式,給業務提供財務支持,推動業務效益提升。相比于側重事后賬務處理的財務會計,財務BP從后臺走向前臺,從業務端入手,聚焦于如何降本增效來展開的,做到任何一點都會給企業直接帶來效益,所以作為財務人員要作為其他體系的合作伙伴,做到業財融合,企業的整個財務管理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本課程通過真實的案例分析與實例演練,圍繞企業經營管理中價值鏈的研產供銷,以及項目,服務,新模式,以及整體協調等方面,面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逐步展開。為財務同仁打開思路,構建方法,傳遞心法!
?
課程收益:
通過學習,使財務人員能夠了解公司業務,滲透到業務當中去,做一個真正的財務管理者,實現財務價值。
具體培訓收益可以主要概括為以下幾點:
● 提升財務參與業務的能力
● 改善在公司中被動的局面
● 轉變以往規則式的思維和工作模式
● 與企業家與業務人員一起提升公司價值
● 實現財務人員管理能力的提升
?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總經理,財務總監,財務經理,主辦會計
課程方式:講師講授、案例研討、角色演練、小組討論等形式的互動式,要求全員參與
?
課程大綱
第一講:全面認識企業財務管理價值
一、企業管理的本質
1. 企業價值管理:提升利潤、控制風險
2. 企業管理有效工具:數字化管理
3. 企業管理升級:業財融合
二、企業財務人員角色及工作的改變
1. 角色轉變:記分員、看守員、評論員、倡議者、企業業務合伙人
2. 工作變化:減少記賬處理比例,增加決策支持共工作
三、財務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意義
1. 財務部具備管理會計優勢
2. 通過了解業務參與企業管理
3. 幫助企業實現管理、控制和系統性
4. 財務用數字來了解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情況
案例:一個財務總監從會計到總監的進階之路
?
第二講:財務BP的營銷財務管理
導入:財務合營銷的和諧相處
一、了解營銷管理
1. 了解營銷內容
——產品、服務、質量;定價體系、競爭;品牌、終端競爭、廣告、推廣;客戶期望需求、客戶可以接受的成本
2. 對比財務和營銷關注點的不同
1)財務:最終業績、支出帶來回報、營銷過程中的風險
2)業務:銷量、先投入后回報、更客戶更優惠條款,信用政策
二、定價決策支持
方法:預測價格、預定價、定價、價格調整與價格保護
演練:具體定價方法分析
三、營銷費用管理
1. 銷售費用控制節點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2. 銷售費用的分類管理
1)銷售管理費的控制:預算控制、銷售交付標準化
2)銷售交易費控制:確定獎勵政策、不同產品績效標準,費用和銷售綁定
3)市場宣傳費:預算、審批制度、招投標,內審
4)銷售策略費:增量專項管理、測算和預警配套
3. 銷售費用的控制手段
——預算標桿、授權審批、考核指標、比例包干、內審機制
案例:廣告費管控舉例;某企業費用報表分析
四、營銷預算管理
第一步:設置責任中心
第二步:制定銷售預算程序
第三步:銷售預測
案例:預測銷量,價格,收入,費用的預測表格分析
五、營銷分支機構管控
案例:一家集團分公司如何被管錢,又管業績的
?
第三講:財務BP內控風險管理
一、營銷合同管理
1. 合同管理的要點
——會計及稅務風險;法律風險
案例:分析一合同中存在的稅務風險
工具:合同管理風險清單
2. 合同風險管理要點
1)是否符合公司制度流程
2)合同是否掙錢,利潤狀況如何
3)合同存在哪些風險:財務,業務,法律維度
3. 合同執行過程監控
練習:一份軟件合同分析及審核案例演練
二、應收賬款與信用管理
1. 應收賬款的實質
——是客戶博弈的過程;收款是交易的關鍵,收不回來,一切歸于0
2. 應收賬款風險分析
1)影響公司的現金流、盈利水平
2)增加企業稅收負擔和現金支出、額外費用
3)資產縮水貶值
3. 應收賬款逾期原因分析
1)公司缺乏全局和完整的市場觀,應收賬款管理各項制度,各部門管理不協調
2)內控缺乏有效手段;監管缺失;獎懲不到位,績效考評失效
3)客戶缺乏誠信,有意賴賬
案例:一家企業的應收賬款是如何變多和壞賬的
4. 應收賬款催收手段
1)績效掛鉤:銷售指標和催收指標考核
2)調動資源:領導重視和銷售部有效行動
3)直接催收:財務催收策略及法律實施
案例:一公司的應收賬款催收方案表
5. 建立信用體系
案例:一企業建立信用體系實施步驟
?
第四講:財務BP的戰略成本管理
導入:理解戰略成本
1)成本的三個層次:戰略性成本、策略性成本管理、經營性成本管理
2)成本領先戰略:明確適合的企業,需具備的技能和資源,企業收益,企業風險
案例:一財務總監遇到的成本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一、價值鏈成本分析
圖示:不同行業價值鏈(制造業、證券業、零售業、廣告代理業)
解析方式:行業價值鏈、公司價值鏈、運營價值鏈
二、戰略成本結構分析
案例:一公司案例來看成本結構
工具:波士頓模型
三、戰略成本實施
第一步:戰略成本分析
第二步:實施過程控制
第三步:設立成本管控中心
第四步:有效的制度和績效推進
案例:全面戰略成本管控實施
?
第五講:構建共贏的業財體系
要點一:重塑財務部門
1. 通過財務崗位設置和架構實現部門升級:提升管理比重
2. 通過崗位職責全面進行提高:基礎會計職能上升管理會計,細分職責
3. 制定年度培訓溝通計劃:不斷學習進步
4. 招聘合適的財務人員:通過三道題招聘到合適的財務人員
案例:財務部門架構調整
要點二:增強業務支撐力
1.?傾聽——花時間了解對方的問題和底層需求
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給出建議—反饋磨合
3.?達成共同目標——提高績效,共同完成預算指標
4.?給業務的“面膜”——讓業務自主、高效地配合
要點三:實現業財融合
工具:卡諾模型
1.?財務部門的服務意識:增強服務意識、定期財務指導
2.?業務部門的配合:學習財務相關知識,界定職責,給財務部門打分
總結回顧:全面提升企業價值
- 上一個:業財融合賦能企業價值創造
- 下一個:業財融合與價值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