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稅制改革、法治進程新形勢、新政策背景下的私人財富規劃邏輯
課程背景:
我國的高凈值人士大多是隨著近二十年的市場經濟發展而完成了私人財富的積累,但由于資產本身具有商業風險和市場風險,加上法律制度、稅收制度等都處于不斷變革中,因此高凈值人士私人財富的安全性面臨各種問題。
課程大綱:
一、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的核心含義、底層邏輯與理解誤區
1.?共同富裕概念的發展歷程與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對共同富裕表述的繼承與創新
2.?當前對共同富裕存在的擔憂:一刀切的“均平富”、只講公平不講效率、僅是分配改革
3.?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提低、擴中、調高
4.?基于三次分配邏輯下的稅收新職能定位:收入調節的現狀與未來方向
二、我國稅制改革的脈絡影響與實施進展
1.?稅制改革的背景:經濟增長與財政收入壓力增大,企業與高凈值人士逃避稅現象存在
2.?稅制改革的核心脈絡:逐步增加直接稅的比重,所得稅和財產稅的考量
3.?稅制改革的可靠依托:金稅系統、個稅改革、房地產稅、信息交換等稅收征管的基礎
4.?對企業及企業主的影響:當前企業面臨的最大的稅務風險,企業主未來的稅務風險
三、具有法律風險的資產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財富
1.?人身風險,主觀意愿不情愿改變不了客觀現實的殘酷,問題是對家人的責任如何延續?
2.?婚姻風險,婚姻是美好的但人性是多變的,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更是真摯情感的基礎保障。
3.?二代揮霍,年輕一代的不成熟已是大概率的常態,但如何規避卻是對上一代的智慧考驗。
4.?傳承風險,財富創造者的財富,能夠按照他的意愿給到他想給的人嗎?
5.?代持風險,用一種本身就有風險的方式去規避另一種風險,其結果是更加放大風險。
6.?家企混同,企業經營中的“有限責任”為什么會演變為連累家庭的“無限責任”?
四、財富管理的正確思路與規劃重點
1.?理解資產體現形式與財富管理工具的本質區別(權益VS權屬)
2.?各類財富管理工具的功用與比較:遺囑、贈與、家事協議、保單、家族信托、基金會
3.?案例解讀:一位企業家的自身養老、家人保障、財富傳承的綜合規劃(終身壽險+年金險+家族信托+遺囑+私募股權基金配置+公司治理舉措)
[本大綱版權歸老師所有,僅供合作伙伴與本機構業務合作使用,未經書面授權及同意,任何機構及個人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 上一個:新形勢、新政策背景下的私人財富規劃邏輯
- 下一個:光伏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控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