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與現代商戰謀略
主講老師:唐春梅 發布時間:2024-07-09
課程目標: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戰而勝!????
課程大綱:
古人有這么兩句話“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后孫子者不遺孫子”。基本概括了后世人對《孫子兵法》的評價。 曾評論孫武說:“孫子不簡單,用兵不教條。大千世界,千變萬化,哪有一成不變之理!”并指出:中國古代大軍事學家孫武子書上“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乃是科學的真理。 美國《大戰略》作者約翰.克林斯認為:“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中國古代先哲孫子,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公司職員必須頂禮膜拜,對其兵法認真背誦,靈活應用,公司才能興旺發達。 英國空軍元帥約翰.斯萊瑟在《中國的軍事箴言》一文中所言:“孫子引人入勝的地方在于,他的思想是多么驚人的‘時新’——把一些詞句稍加變換,他的箴言就象是昨天剛寫出來的。” 20世紀90年代第一次海灣戰爭,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多國部隊中沒有中國的軍隊,但是有一個很神秘的中國人在指揮這場戰爭,他就是兩千年前的孫子。 目前最重視、運用最好的應該是美國,西點軍校、哈佛、哥倫比亞等高等院校都將《孫子兵法》納入大學的商業管理學課程,指定為必讀教材。目前在美國研究《孫子兵法》的團體有一百多個。 戰略思維特征: 戰略思維關注全局和長遠,是一種“宏觀性”全局思維,是一種“前瞻性”的預測思維。 戰略思維所觸及的不應是表面的具體的東西,而應是深層次的本質的東西。 戰略思維是科學和藝術的高度統一。既是一種“嚴密”的邏輯思維,有是一種“超常”的形象思維。這種思維,要求戰略領導者既要有科學的態度,有要有豐富的想象力。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 ? ? ? ? ? ?——獲勝的五條基本原則 一是“度” ——地生度,雙方土地幅員大小不同之為“度”; 二是“量” ——度生量,雙方物產資源豐瘠不同之為“量”; 三是“數”——量生數,雙方兵員多寡之為“數”; 四是“稱”——數生稱,雙方軍事實力的強弱對比之為“稱”; 五是“勝”——稱生勝,最終戰爭勝負結果之為“勝”。Tags:
- 上一個:毛氏領導藝術
- 下一個:如何精準領會意圖寫好領導講話
版權聲明:此信息由注冊用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并提供版權證明,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