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者和被監管者都需要遵守規則,依法依規依程序行事
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部署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引導民營企業通過自身改革發展、合規經營、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質量,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
7月21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咨詢部主任孫學工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的專訪,就《意見》進行了深度解讀。他談道,過去一段時間,有人提出了“民營經濟退場論”,但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階段、新目標之中,民營經濟不僅不能退場,還要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意見》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給了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新的定位。
孫學工表示,需要加緊出臺落實落地《意見》的具體配套措施,各個部門要做好組織協調,相互配合,要有強有力的統籌協調和推進機制。此外還要努力消除政府官員和國企員工與民營企業打交道的顧慮,推動落實盡職免責,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澎湃新聞:《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為什么要選在這個時點出臺《意見》?
孫學工: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隨著我國進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階段,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定位也需要明確。《意見》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這給了民營經濟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新的定位。
今年也是疫情防控平穩轉段、逐步回歸正常的關鍵之年。過去三年疫情對民營經濟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很多指標出現了明顯下滑,有的指標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當前是促進經濟恢復的關鍵時期,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此外,我國外部經濟環境也有所變化,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正面臨美國經貿打壓等問題,也需要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克服新的發展阻力。
面對新時期內外部的新環境、新挑戰,民營經濟有了新的使命和新的任務,及時出臺《意見》,可以更好地引導民營經濟發展來實現國家總體戰略,應對各方面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民營經濟有活力,要繼續發揮它的重要作用。
澎湃新聞:“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一個新提法,該怎么理解“生力軍”的作用?
孫學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定位。過去我們也有很多對民營經濟的定位,包括民營經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等。
對于民營經濟的定位,要跟所處發展階段的中心任務聯系起來。過去一段時間,有人提出了“民營經濟退場論”,但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階段、新目標之中,民營經濟不僅不能夠退場,還要成為生力軍,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力軍”實際上更強調中國經濟很多新動能、內在活力是來自于民營經濟的。國有經濟更多作為一種穩定性的力量,是維護安全的力量,而國民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更多來自于民營經濟。
澎湃新聞:我們也關注到有省市已經更進一步將民營經濟定為“主力軍”,您如何看待這種稱謂的變化?
孫學工:我覺得這是各個地方根據自身產業結構特點,來給民營經濟以適當的定位,因地制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的。
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產業之中,民營經濟的占比和所發揮的作用并不相同。所以,在一些地區、一些產業中,民營經濟確實可以發揮主力軍的作用,但沒有必要強求各個地方都是一致的
澎湃新聞:梳理《意見》可以發現,包括兩個毫不動搖精神、很多政策舉措在內都并非首次提出,為什么要用《意見》再次進行重申?您怎么看《意見》將發揮的作用?
孫學工:對于當前新階段、新形勢,《意見》強調了我們還需要繼續堅持的政策,特別是基本經濟制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這種重申本身是有重要意義的,回應了社會對“離場論”等不正確言論的關切,為新發展階段民營經濟吃下定心丸,新發展階段民營經濟將有更大而不是更小的發展壯大空間。
澎湃新聞:經濟發展是否需要政府干預是經濟學的世紀論戰話題,《意見》對民營經濟的支持更偏向怎樣的政策邏輯?
孫學工:在現代經濟中,無論中國還是西方國家,政府干預監管是普遍的常態,當下的問題并不是要不要管,關鍵在于要如何監管。
《意見》提出,加強監管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依法公開監管標準和規則,增強監管制度和政策的穩定性、可預期性。
這就要求以建立現代監管體系為導向,提升監管的規則化法治化水平,監管者和被監管者都需要遵守規則,依法依規依程序行事。
澎湃新聞:《意見》中您認為最具亮點的具體措施是什么?能否舉例評價?
孫學工:《意見》有很多亮點,我比較關注其中的強化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預期弱是當前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明顯問題,并衍生出許多其他問題。
《意見》提出依法依規履行涉企政策調整程序,根據實際設置合理過渡期。過渡期這個設置是十分必要的,在監管制度改變之前,企業所做的決策投資至少是不違法的,需要通過設置過渡安排,減少或避免企業合法的投資因監管政策的變化而導致的損失,從而增強民企敢投敢闖的信心,把民企的內在活力充分釋放出來。
《意見》也提出支持各級政府部門邀請優秀企業家開展咨詢,在涉企政策、規劃、標準的制定和評估等方面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
近期,包括國家發改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內的多部委接連召開了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個體工商戶座談會。從政策制定到政策實施的全過程,都要有民營經濟更充分地參與,來保證政策實施更加有針對性和更加公平。
澎湃新聞:下階段在落實《意見》的過程中,您認為還需要重點注意什么?有哪些政策建議?
孫學工:圍繞《意見》的落實落地,需要加緊出臺具體配套措施,形成“1+N”的政策體系。
7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對外發布了《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和《關于促進電子產品消費的若干措施》,并表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文件也將在近期發布。
涉及民營企業的改革措施是綜合性涉及眾多部門,落實《意見》需要各部門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統籌協調和推進機制,避免因少數不作為導致整體進展遲滯。
此外,也要努力消除政府官員和國企員工與民營企業打交道的顧慮。很多時候體制內人員會擔心與民營企業打交道會承擔責任風險,從而形成了事實上的對民企的不公平或者“歧視”。
《意見》提出要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黨政干部和民營企業家要雙向建立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這就要求要進一步完善責任認定與追究機制,加快推動落實盡職免責,以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 上一個:如何把握關鍵寫好通知請示
- 下一個:金融業職業妝容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