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與新聞攝影
【課程背景】
本課程的第一模塊以最新黨和國家的有關規范性文件為指導,以企事業單位的公務實踐為線索,講授公文寫作的基本規范與方法。
本課程的第二模塊講授常用新聞攝影方法。學員通過學習本課程的第二模塊,可以掌握使用手機進行新聞攝影的方法。
【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程,學員能夠達成如下的學習目標:
1.對常用公文文種的格式、結構與規范建立正確的認知。
2.掌握公文寫作內容組織、邏輯結構搭建的工具。
3.掌握公文的語言風格、常用語句的使用方法。
4.對公文處理的基本規范與方法建立正確的認知。
5.掌握使用手機進行新聞攝影的方法。
【課程對象】
企事業單位內從事文書工作的人員。
【時間安排】
時間長度
內容安排
1天版(6小時)
全部內容
半天版(3小時)
按需定制,無小組討論
【教學方法】
專題講授、案例分析、寫作實踐、小組討論、互動問答。
【內容安排】
第一模塊 公文寫作
第一講 公文的規范與規則
一、透過公務看公文
(一)日常公務與公文。
(二)公文的特點。
(三)公文的行文規則。
(四)公文的文種與分類。
二、公文的格式規范
(一)排版規則。
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附注、發文機關、成文日期和印章,加蓋印章的公文、不加蓋印章的公文、加蓋簽發人簽名章的公文,特殊情況說明。
(二)格式規范。
1.普通文檔式公文。
2.紀要格式。
3.信函式公文。
4.命(令)公文。
三、公文的標題
(一)公文標題規范。
1.標題的結構。
2.標題中書名號及其它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則。
(二)公文標題排版。
1.多行標題的行距。
2.多行標題梯形排列。
3.避免標題換行詞意不完整。
四、公文的正文
(一)結構與語法。
1.正文的內容結構。
2.正文中的層次序數。
3.正文中的字體。
4.正文中的數字與年份。
5.正文中的標點符號。
(二)正文要素。
1.主送機關。
2.附注、附件說明。
3.發文機關、成文日期、印章。
第二講 常用法定公文文種
一、周知公務信息的公文
(一)通知。
1.通知的行文規則與分類。
2.通知的標題、主送機關、正文、發文機關及成文日期。
3.公文的5W1H。
4.會議通知。
(1)會議通知的行文規則、要素。
(2)會議通知的緣由、會議內容、出席范圍、會議時間、注意事項和聯系人。
5.指示性通知。
(1)指示性通知的版式與結構。
(2)指示性通知的緣由、事項、結尾。
(3)指示性通知中工作任務、注意事項、執行要求與原則措施等部分的寫作要求。
6.批轉性通知。
(1)批轉性通知的行文規則。
(2)簡化批轉性通知的標題。
(二)通報。
1.通報的行文規則。
2.通報的種類。
3.通報的結構與寫作方法。
4.通知與通報的異同。
(三)紀要(會議紀要)。
1.會議紀要的行文規則。
2.會議紀要的版式與格式。
3.會議紀要的標題與正文。
4.會議紀要中的第三人稱。
5.會議紀要的會議精神、會議決議與議定事項的寫作。
(1)從領導講話中提取會議精神。
(2)會議的決議與議定事項。
(四)寫作練習。
二、溝通上下內外的公文
(一)請示。
1.請示的行文規則與種類。
2.請示的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發文機關及成文日期。
3.請示的寫作技巧。
(1)請示緣由的邏輯。
(2)請示事項的寫作。
(3)請示中的人稱代詞。
(4)請示的承啟語與結語。
(5)請示的附件。
4.請示文種混用錯誤。
(1)請示與報告的異同。
(2)請示與函的異同。
(二)批復。
1.批復的行文規則。
2.批復的結構與寫作方法。
(三)報告。
1.報告的行文規則與種類。
2.報告的標題、正文、主送機關、發文機關及成文日期。
3.報告的版式。
4.工作報告。
5.答復報告。
6.情況報告。
(四)函。
1.函的行文規則與種類。
2.函的標題、主送機關、正文、發文機關及成文日期。
3.函的緣由、事項、人稱與語氣。
4.商洽函。
5.復函。
6.請批函。
(1)請批函的請批事項。
(2)請批函與請示的異同。
(五)寫作練習。
第三講 常用事務文書
一、常用事務文書
(一)工作計劃。
1.工作計劃的結構。
2.工作計劃的寫作技巧。
(二)工作總結。
1.工作總結的結構。
2.工作總結的寫作技巧。
(三)簡報。
1.簡報的元素。
2.簡報的結構。
3.會議簡報與工作簡報。
(四)寫作練習。
二、語言修煉
(一)常見錯誤辨析。
1.數字與計量單位。
2.標點符號。
3.語法。
4.詞匯。
(二)公文常用語。
(三)邏輯結構。
1.構建結構。
2.運用邏輯。
(1)歸納法。
(2)演繹法。
選講部分 公文處理與其它法定文種
一、公文處理
(一)公文擬制。
起草、審核、簽發。
(二)公文辦理。
收文辦理、發文辦理、整理歸檔。
(三)公文管理。
1.職能部門與職責。
2.保密管理。
3.撤銷、廢止與銷毀。
二、其它法定公文文種
決議、決定、議案、命令、意見、公報、公告、通告。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辦發〔2012〕14號)[Z].2012-04-16.
[2]GB/T 9704—2012,黨政機關公文格式[S].
[3]GB/T 15834—2011,標點符號用法[S].
[4]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S].
第二模塊 新聞攝影
第一講 快速入門
1.如何使用手機拍出別具一格的照片?
(1)手機攝影的優勢與劣勢。
(2)手機的攝影功能。對焦、曝光、白平衡、閃光燈、HDR、濾鏡、全景。
(3)手機后期處理。基礎處理、調整色彩、使用濾鏡。
2.攝影師必知的法律知識。
(1)保護照片的著作權。
(2)肖像權。
第二講 技術進階
1.光線與色彩。
(1)合理運用光線。正面光、頂光、側光、逆光。
(2)室內光與室外光。
(3)不同天氣狀況下的拍攝。
(4)色彩的表現。
2.圖片構圖。
(1)為什么要使用構圖法。
(2)常用構圖法。引導線聚焦法、對角線構圖法、框架構圖法、三角形構圖法。
3.拍攝的角度。
(1)距離與景別。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
(2)拍攝方向。正面、側面角度、斜側面、背面。
(3)拍攝高度。平視、俯視、上帝視角、仰拍。
第三講 專題攝影
1.會議展會。
(1)入場簽到儀式。
(2)會議與展會場景。
(3)發言人。
(4)嘉賓合影。
(5)簽字儀式。
(6)頒獎儀式。
(7)剪彩儀式。
2.視察訪問。
(1)參觀工程現場。
(2)慰問一線員工。
(3)深入基層調研。
3.工作現場。
(1)辛勤的一線員工。
(2)忙碌的辦公室。
(3)機器設備。
4.員工活動。
(1)文藝活動。
(2)演出活動。
(3)公益活動。
(4)體育活動。
(5)團隊建設。
(6)年會歡聚。
5.生活專題。
(1)人像。
(2)建筑。
(3)美食。
(4)風光。
第四講 單反相機(選講)
1.焦距與鏡頭。
(1)焦距的種類。
(2)長焦鏡頭。
2.光圈與對焦。
(1)光圈。
(2)對焦方式。
3.傳感器。
(1)畫幅。
(2)轉化率。
(3)感光度ISO。
4.景深。
(1)光圈、焦距對景深的影響。
(2)物距越近(遠),景深越淺(深)。
(3)傳感器畫幅越大(小),景深越淺(深)。
5.快門。
(1)高速。
(2)慢速。
6.色溫與白平衡。
7.曝光與測光。
(1)曝光。
手動曝光M、光圈優先A、快門優先S、程序自動P。
(2)測光。
- 上一個:金字塔原理:邏輯思維、有效表達
- 下一個:公文寫作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