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培訓
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培訓課程
主講: 王 卓
項目背景
地球生態環境與生態系統,當代資源與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基本理論和環境倫理
觀,
保護環境的行政、法規、經濟和技術手段,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相當全面地闡述了地
球生態系統的特點及工業革命以來面臨的環境問題,介紹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由來和實
質,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思想基礎—環境倫理觀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人類行為方式的重大
影響,在提出問題和介紹戰略思想的基礎上,著重論述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各種手
段和措施,特別重點介紹了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理論與實踐。可以說這些內容涵蓋了
當今國內外保護環境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所有熱點問題,學員建立了這樣的基礎,
就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學習并進行實踐,為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作貢獻。
近20年來,我國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方式獲得了較高的經濟增長
,使得資源消耗增長過快、資源利用效率過低、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日益凸現,傳
統的末端治理已經不能有效地遏制住環境的惡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工業污染問題。而
環境惡化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唯一
解決的辦法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從源頭全過程考慮,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世界
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轉折,是一場新的革命,從技術層面上保證社會、經濟、生態的可
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各地區共同努力下,全國職業健康監管監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但是,職業
病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些企業職業病危害防治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職業病發病
率高、職業健康監管監察執法不嚴等問題仍然突出,2018年國家開展職業健康執法年活
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員工將掌握職業健康管理和職業病相關知識,識別日常生產經
營過程中存在的職業健康危害因素,并制定預防控制措施,預防職業傷害,保護員工的
職業健康。
課程目標
1.要求了解地球環境的基本特征及人類與地球各圈層的關系,了解生態系統的基本概
念。了解當前人口發展狀況及與自然資源之間的關系。
2.要求了解當前人類所面臨的各種環境問題和資源短缺問題。
3.了解持續發展戰略的由來、內涵、特征,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傳統發展理論的創
新;掌握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了解國內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些做法。要求了
解環境倫理學的基本觀念和主張。
4.要求了解保護環境的主要途徑,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各種手段和措施。
5.認識清潔生產的重要性,重點了解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理論與實踐。了解清潔生
產的概念及評價方法,掌握清潔生產的主要途徑。掌握清潔生產審核的主要內容和方
法,初步具備進行企業清潔生產實施的能力,自覺滲透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以期培養學員高度的人類環境憂患意識、環境保護責任感和正確的環境倫理道德觀
。
6. 了解職業健康的基本知識,預防職業傷害;
7. 掌握企業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
8. 掌握針對識別出的職業危害因素,制定預防控制措施,避免職業傷害。
建議參加人員
建議生產管理層,廠長和單位經理,以及維護、工藝、技術和工程部的經理和主管參
加。
課程時間:2天
培訓形式
講授輔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
課程教授的形式是基于成人團體學習的原則,學員們互相討論、分析和運用所講授的信
息、進行案例討論及針對他們自己的經驗和組織進行情景分析。
課程大綱
第一章 環境與職業健康概論
一、環境問題
1、全球環境問題
1) 環境問題定義
2)目前國際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
ν溫室效應與氣候變化;
ν臭氧層破壞;
ν水資源危機;
ν海洋污染;
ν酸雨;
ν生態環境的惡化與生物多樣性減少;
ν城市環境問題:是由于人口大量聚集,工業大量集中的結果。
2、我國的環境狀況
⑴ 大氣污染環境十分突出;
⑵ 水體污染情況相當嚴重;
⑶ 城市垃圾污染日漸突出。
二、國際社會對環境問題采取的對策
1、環境問題的發生與對策;
2、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環境內涵;
3、環境保護領域的新發展。
4、環境審核
三、我國職業健康安全現狀
1、職業健康安全狀況遠遠滯后于經濟建設的步伐
2、重大惡性工傷事故時有發生
3、職業病人數居高不下
四、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意義
1、為企業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提供了一貫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
2、有助于推動職業健康安全法規和制度的貫徹執行;
3、使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動強制變為主動自愿行為,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
平;
4、有助于消除貿易壁壘;
5、對企業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
6、在社會上樹立企業良好的品質和形象
第二章 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第一節、我國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
第二節 主要環境法律法規
一、主要環境保護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環境保護法:分基本法和單行法兩類。
3、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二、中國已簽訂的主要國際公約
1.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
2.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蒙特利爾議定書;
3.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
4.《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5.《生物多樣性公約》;
6.《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
7.《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8.《關于特別是作為永禽棲息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
9.《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10.《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援助公約》;
11.《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
12.《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13.《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公約》;
14.《1972年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公約1989年修正案》;
15.《1969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
16.《1969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的議定書》;
第三節 環境管理制度
1.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2.“三同時”制度(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3.征收排污費制度;
4.限期治理制度;
5.排污申報登記報廢;
6.環境保護許可證制度;
7.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第三章 我國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知識
1、中國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2、我國職業健康安全主要法律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制
4、我國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5、職業健康安全制度
6、《職業健康安全設施》
7、“三同時” 原則
8、危險物品、場所和設備
9、勞動防護用品
10、健康檢查制度
11、特種作業
12、職業健康安全標準的分類
13、我國職業健康安全標準體系
14、勞動者的義務和權利
15、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職業健康安全
第四章 清潔生產知識與實踐
1、 清潔生產的概念
2、 清潔生產的推進實踐
3、生產過程的清潔生產
4、 清潔生產的政策法律與工具
- 上一個:綠色壓力舒緩工作坊
- 下一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老年醫養照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