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從個人管理到人際關系,實現由內而外的改變
【課程背景】
該培訓源于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博士的暢銷商業管理書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該書問世以來,銷售過億冊,被翻譯成32種語言出版,數以百萬計的人從他的教程中獲益。柯維博士也因此被美國《時代周刊》譽為“思想巨匠”、“人類潛能的導師”,是世界500強企業眾望所歸的新智慧學家,并入選影響美國歷史進程的25位人物之一。
本課程通過改變受訓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對人際關系的看法,而使全球數千萬的組織發生變化。該培訓項目已經成為亞洲地區許多跨國企業和本地公司員工培訓計劃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課程。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培訓課程之一,它在世界各地都深獲好評,世界五百強超過三分之二的公司強力推廣。
?
【課程收益】
1、提升學員的自信和工作熱情,提高直面困難和挑戰困難的勇氣。
2、改變工作態度和思維方法,減少抱怨,把關注焦點從“環境的不利、條件的限制、他人的缺失等”轉移到“自我反省、承擔責任、立足現有資源和我能做什么”上來。
3、分清輕重緩急,優先完成主要任務,提高工作效率。
4、培養雙贏思維,把上對下的監督轉為下屬的自我約束和管理。
5、掌握傾聽與反饋技巧,真正聽懂別人的意思并有效反饋;對內減少無謂的人際沖突和工作失誤,對外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
【培訓形式】
通過“案例研習+情景體驗+游戲+案例討論+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活動,使學員在全程體驗活動中,轉變觀念,真正養成一種主動的行為習慣,自覺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適合對象】 ?企業管理人員、骨干員工
【課程時間】 ?1天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概述
?
一、?什么是習慣?
二、?習慣是怎樣養成的?
三、?習慣的養成模型:成長及成功的三個層次和持續成熟模式: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
?
第二部分 ??七個習慣
習慣一 ??積極主動——個人愿景原則
?
一、心理學上的宿命論可分為三類:遺傳決定論、心理決定論、環境決定論。
二、積極主動和消極被動的行為特征
1、消極和積極是選擇的結果:刺激和反應之間有選擇的自由。
2、人類的四種積極天賦:想象力、自我意識、良知和獨立意識。
3、關注圈與影響圈:積極主動者關注的焦點:影響圈;消極被動者關注的焦點:關注圈。
4、成為轉型人—自己生命的主人
5、積極心態訓練:減壓魔咒
?
習慣二 ??以終為始——自我領導原則
?
一、?什么是以終為始?
二、?人為什么要有目標?
案例:哈佛大學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
三、人都有兩次創造:心智創造和實際創造,任何事情都需要兩次創造。
四、領導與管理:兩次創造
五、關于核心區:選擇生活重心、各種生活中心、以原則為中心
六、發現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七、個人使命宣言及夢想板
?
習慣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則
?
一、時間管理的四個發展階段
二、要事第一—時間管理的四象限分類法,有效生活在第二象限。
三、普通人的時間管理與高效能人士的時間管理對比
四、時間管理的“二八”法則:找到個人運用時間的巔峰期。
五、個人使命和角色定位
工具練習:一周的工作與德國式時間管理法
?
習慣四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原則
?
一、人際交往的六種思維模式
二、人際交往的雙贏思維:爭取更豐盛的機會、財富與資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競爭。
三、構建雙贏體系與雙贏過程。
1、雙贏品德:誠信、成熟、知足。
2、雙贏關系:情感賬戶。
3、雙贏協議:合作協議。
四、人際沖突與對策
游戲:推手。
?
習慣五 ???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則
一、人際溝通中的自傳式回應(無效溝通):價值判斷、追根究底、好為人師、追根究底。
二、有效的人際溝通:肢體語言、語言、語調與聲音。
三、溝通的挑戰和障礙
四、溝通的原則
五、溝通的六個步驟
六、聆聽的四個層次
角色扮演:同理心溝通的態度和技巧
?
習慣六 ???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原則
一、?高效團隊的特征
二、?團隊合作的障礙
三、消極協作減效
四、化阻力為動力:尊重差異
五、統合綜效的流程
腦力激蕩:創造第三變通方案
案例討論:中國移動的產品與服務創新
六、 追求從優秀到卓越的成功
?
習慣七 ???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則
一、自我更新的意義
二、更新的四個方面
1、身體層面
2、精神層面
3、智力層面
4、社會/情感層面
二、自我超越
1、更新中的統合綜效
2、磨刀不誤砍柴工:個人產能的提升
分享競賽:見地、修正和行愿
?
結束語
回顧七習慣
七習慣自我評估
總結分享
- 上一個:以終為始——目標與計劃管理
- 下一個:部屬輔導與激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