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可靠性工程
從事電子、電器、電工產品設計研發、制造、品質管理、項目管理等人員、專業產品和設備的可靠性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及其主管領導;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電器等技術創新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工藝師、質量師和可靠性師、失效分析技術等人員。
課程背景:
隨著電子產品的體積與重量日益縮小,技術含量不斷擴大,智能化程度成倍提高,對電子產品可靠性的要求已成為衡量其質量最重要的技術指標之一。可靠性不僅在國防、航天、航空等尖端技術領域倍受關注,在工業、民用電子等領域也同樣得到重視。國際領先企業非常重視產品的可靠性,并將產品的可靠性貫穿于整個產品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全過程,以確保產品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電子產品的可靠性亟待提高。為幫助廣大電子企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更好地開展可靠性管理工作,掌握可靠性技術。
課程收益:
1.掌握電子產品可靠性設計流程。
2.具備電子產品整機可靠性的分析技術。
3.具備電子產品硬件設計的分析技術。
4.幫助您的企業實現以下目標:
(1)將提高系統設計的可靠性,進而提高設計的質量。
(2)縮短開發調試時間,進而降低開發成本。
5. 免費得到電子版概率紙
課程大綱:
一、可靠性指標
案例1:求產品可靠性指標
案例2:電子組件可靠度變化
案例3:一元件壽命服從指數分布,其平均壽命θ為2000小時,求故障率λ及求可靠度R (100)=? R(1000)=?
案例4:計算系統MTTF
案例5:從產品MTBF得到的信息
案例6:已知設備服從指數分布規律,且失效率λ=4×lO-4小時,請求出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是多少?如果要求有90%的把握不出故障,其使用時間應如何選擇?
案例7:可靠性指標的選擇
案例8:硬盤驅動器(HDD)的浴盆曲線
二、可靠性建模
案例9:美國海軍F/A-18A戰斗機的基本可靠性模型
案例10:F/A-18A飛機的任務可靠性框圖
案例11:電容并聯的邏輯圖
案例12:常開觸頭繼電器可靠性框圖
案例13:儲備電源系統的原理圖和可靠性框圖
案例14:某組合電源使用兩臺30A電源單體提供48V/60A供電,且用戶要求帶負載時實際供電電流不得低于50A,每臺單體的失效率λ為0.5×10-4/小時。求MTBF
案例15:機載偵察及武器控制系統建模
案例16:某組合電源為例提供48V/30A供電,由于該單體可靠性差,為提高其任務可靠性,承制方使用兩臺30A電源單體并聯均流供電,如果任一單體發生故障,另外一單體仍能完成系統要求的任務,每臺單體的失效率λ為0.5×10-4/小時。求MTBF
案例17:案完成任務過程,某產品需要循環動作100次,其故障率λcy=5次故障/106循環,求可靠度
案例18:用戶要求提供48V/100A供電,需要至少四臺單體電源并聯均流,每臺單體的失效率λ為0.5×10-4/小時,MTBF為20000小時,與用戶簽訂的合同中規定該組合電源的系統可靠性指標較高,為15000小時,如果僅采用四臺單體供電,其可靠性結構模型為串聯模型,經計算MTBF=5000小時,為提高系統任務可靠性,承制方使用多少臺30A電源單體并聯均流供電,才能保證系統分配的指標?
案例19:某兩臺發電機構成旁聯模型,發電機故障率λ=0.001h-1,切換開關成功概率0.98,求運行100小時的可靠度。
三、可靠性指標分配
案例20:某抗荷服由衣面、膠囊、接鏈三個部分串聯組成。若要求該抗荷服的可靠度指標為0.9987,試用等分配法確定衣面、膠囊、拉鏈的可靠度指標。
案例21:某飛機可靠性評分分配法
案例22:某艦載綜合火控雷達系統加權分配
案例23:根據飛機各分系統故障百分比的統計資料分配指標
案例24:串并聯系統可靠度分配
案例25:考慮重要度和復雜度分配法
四、可靠性指標預計
案例26:產品研制過程中可靠性指標的要求
案例27:預計系統中金屬膜電阻器總失效率
案例28:已知一只金屬膜電阻器的額定功率為0.25W,阻值為20K,使用在一般固定地面環境,質量等級B,電阻器的工作環境溫度為50℃,耗散功率為0.1W,求其失效率。
案例29:推算鋁電解電容壽命
案例30:某器件高溫貯存溫度為T1=150和T2=100℃;在T1和T2溫度下所得到試驗樣品組平均壽命ξ1=50h;ξ2=200h,計算該器件在25℃下的工作壽命。
案例31:導彈改進后預計可靠性
案例32:某飛行器由動力裝置、武器等六個分系統組成。已知制導裝置故障率284.5×10-6/h,試用評分法求得其它分系統的故障率
五、可靠性篩選試驗
案例33:半導體分立器件篩選
案例34: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篩選
案例35:筆記本電腦觸摸屏之控制板交變濕熱試驗
案例36:變壓器交變濕熱試驗
案例37:無冷卻系統的產品篩選
六、可靠性壽命試驗
案例38:某電子產品的加速壽命試驗設計方案
案例39:熱敏電阻器加速壽命試驗設計
案例40:鋁電解電容器加速壽命試驗設計
案例41:某火工品加速壽命試驗設計
案例42:某榴彈引信加速壽命試驗設計
案例43:某電容器加速貯存壽命試驗的可行性研究
案例44:6個某電子產品加速壽命試驗,失效時間分別為:7,12,19,29,41,67h,利用圖估計法評估該產品的失效率λ
案例45:6個某電子產品加速壽命試驗,失效時間分別為:16,34,53,75,93,120h,利用圖估計法評估形狀參數m和特征壽命η的值
案例46:8個某電子產品加速壽命試驗,失效時間分別為:45,140,260,500,850,1400,3000,9000h,利用概率圖評估對數正態分布中的參數μ(對數均值)和σ(對數標準差)
案例47:7個產品進行定時截尾壽命試驗,截尾時間為700小時,試驗結果(失效數據)如下:120,450,450,530,600,650h。產品壽命服從指數分布,求θ和λ的MLE,可靠性指標R0(200)和t0.9的單側置信限。(置信水平取0.9)
案例48:9個產品進行定數截尾壽命試驗,截尾數為r=7,試驗結果(失效數據)如下:150,450,500,530,600,650,700h。產品壽命服從指數分布,求θ的MLE,可靠性指標R0(100)和t0.9的單側置信限。(置信水平取0.9)
案例49:定數截尾恒定應力加速壽命試驗數據分析
案例50:某固體鉭電解電容器雙因子加速壽命試驗
案例51:金屬膜電阻加速退化試驗
案例52:某電容器的加速退化試驗
案例53:激活能測算
案例54:密封皮碗加速壽命試驗設計
案例55:硫化橡膠加速老化試驗及壽命預測
案例56:某電容器加速壽命試驗的失效機理漂移分析
案例57:高頻大功率晶體管3DA76D的加速壽命試驗
案例58:單色光和白光LED壽命預測
案例59:肖特基二極管壽命預測
案例60:某種產品,要求在90%的置信度下MTBF(或1/λ)為2000H,如何判定此產品的可靠性是否達到了規定的要求?
案例61:某種產品,要求在90%的置信度下MTBF為20000H,因單價較貴,只能提供10臺左右的產品做測試,請問如何判定此產品的可靠性是否達到規定的要求?
案例62:求產品的MTBF
案例63:飛機副油箱尾錐壽命預測
七、可靠性分析技術
案例64:鍍通孔顯微分析
案例65:收集樣品信息失誤
案例66:某EPROM使用后無讀寫功能失效分析
案例67:由反向I-V特性確定失效機理
案例68:用C-SAM檢查大功率三極管芯片粘接情況
案例69:鑒頻器組件失效分析
案例70:核電站發電機勵磁機的整流器二極管失效分析
案例71:射頻前置放大IC失效
案例72:假冒器件分析
案例73:新研發5只樣品最早2小時失效,最遲2個月失效
案例74:繼電器失效分析
案例75:PCBA故障點定位
案例76:鍵合失效
案例77:傳感器失效分析
案例78:器件內部污染
案例79:FPC上的IC剝離力不合格
案例80:過電證據
八、可靠性設計
案例81:5VDC穩壓電源FMEA
案例82:FMEA技術在CDMA直放站中的應用
案例83:某雷達FMECA
案例84:調諧電路最壞情況電路分析
案例85:放大電路最壞情況分析
案例86:用矩量法來預測某種型號固態電阻器裕度范圍
案例87:提高焊點的疲勞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