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中常見問題及應對技巧
供應鏈--過程管理--思維建立
說明:
針對采購工作中出的常見問題,如供貨商管理、供貨期、質量、服務、工作效率等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引導建立采購預立思維和機制建設
課程邏輯建議:常見問題/普遍問題/難題/利用自己豐富的跨行采購經驗----通過案例分析----引導思維轉變----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提高采購工作效率
課程名稱
采購中常見問題及應對技巧
副標題:采購思維、綜合成本思維建立
目標人群
工作崗位??
采購部經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采購全流程管理:包含物資需求分析、供應商選擇與評判、物資數據整理及配合、供貨商重要緊急問題處理、采購成本管理工作。
課程目標?
從企業及項目大局視角考慮采購管理工作,能用綜合采購成本的思維開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具體包括:
· 真實、有效、準確的整理物資需求,避免采購錯位、引發質量漏洞、超成本預算等問題的出現
· 從5個維度初篩,用4個指標進一步考量,能從備選名單中快速選出最適合的供應商
· 能通過各部門間的有效配合,打通采購前、中、后期數據的分類收集和分析工作,設置及時有效的物資大數據管理標準
· 遇到供貨商出現的重要緊急問題,通過4個步驟,快速判斷、協商、解決
· 用4個技巧,使采購工作提早介入,達到平衡采購成本的目的??
適用人群
企業采購部相關人員、工程部經理、項目部負責人、技術部、生產部、財務部、售后服務部等
課程特色
1、高度實操,內容以實際案例分析為主,引導系統性思維的建立
2、以問題為導向,全是來自于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難點,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
3、培養大局觀,拓展采購視野
4、語言簡練、通俗易懂
第一節?為什么采購不到合適的物資
需求
1.?需要真實、有效、準確的需求
2.?盡可能全面的技術資料,文字描述準確、圖紙準確清晰
3.?供貨周期
第二節?怎么選擇合適的供貨商
核心競爭力
1.?經營范圍
2.?資質資料的合理性
3.?資料與實地考察的匹配度
4.?技術與研發及可持續能力
5.?生產制造能力
第三節?怎么區分供貨商
態度及服務
1.?接觸過程中對本公司的實際認可程度(見面)
2.?表述及問題答復能力
3.?服務體系是否建立(查看服務記錄單)
4.?優惠條件
第四節 物資大數據管理
積累與配合
1.?采購前、中、后期的數據分類收集、分析。
2.?市場銷售對市場的預判
3.?合同執行數據整理
4.?服務數據收集整理
5.?部門配合
第五節 采購思維的建立
主動、拓展
1.?不局限本行業內物資的了解
2.?相近物資的特性及未來可能的應用范圍
3.?主動性,向上走一步,向下走一步
4.?學習新知識,拓展知識面
5.?靈活應用,公司各部門的配合
6.?主動協助、協調各個環節
第六節 供貨商無法按時供貨、出現質量問題、服務不及時等問題
前期積累、情況了解、靈活處理、果斷解決
1.?判斷原因(制造、資金、環境、政策、人員)
2.?多方溝通協調(供貨商、公司、客戶、設計院)
3.?分析利弊,繼續或是放棄
4.?一定要有供貨商前期數據積累,避免類似情況反復發生
第七節 ?平衡采購成本
采購工作提早介入
1.?給采購留足夠的采購時間,充分了解所采購的物資特性
2.?供貨商可選擇范圍大
3.?匹配最佳的供貨周期,付款進度
4.?有更的時間做綜合評估
備注:采購工作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職能--新技術新資源收集、綜合成本控制,因此需要從業人員具備相當的大局觀、主動性、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行動能力等。
- 上一個:房地產流程再造與計劃運營管理
- 下一個:質量成本分析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