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管理者的習慣養成
一、??本課程與傳統《七個習慣》課程的差異
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最經典的管理必讀書目,也是新晉與儲備?干部的必讀書和必修課。書中包含了管理者的自我修為、如何塑造影響力、如何規劃工作、?如何溝通協作、如何帶領團隊等關于管理的最基本原則和習慣, ?屬于。
但在以往的實踐中我們發現,該課程的培訓效果并不“高效能”,主要體現為:
第一, ??學習不能積極主動:柯維在書中說:“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
之門, 我們無法替別人開門。”如果向學員照本宣科地灌輸書中內容, ?可能會?讓學員產生被“洗腦”和“打雞血”的感覺, ?很難認同并做出改變;
第二, ??轉化沒有以終為始: ?七個習慣是恒久不變的原則和方法論,但只有將其轉化
成符合企業實際的版本才能落地,不經轉化學員可能難以踐行。這種轉化在 以往的教學中并不到位;
第三, ???內容缺乏觸類旁通:“人生處處皆管理”,學員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習慣可
以遷移到管理中? 學員對管理有何感悟和理解? 這些優秀的經驗和習慣往往?具有很高的價值,但一直沒機會分享;
第四,???踐行缺乏計劃監督: ?養成一個習慣需要制定計劃, ?并持之以恒。缺乏計劃與
監督, ?再好的習慣也無法養成。
柯維說過:“這些準則(指七個習慣) 是早在我之前就廣為人知的,更像是自然法則。?我只是把它們整合在一起,通過梳理分析,為人所用。”因此我們堅信, ?在一定的引導與
啟發下, 在思維的交流與碰撞下,學員也一定能夠自己發現并養成七個、甚至更多的高效 能的習慣,并信守承諾、堅定踐行, ?從而實現從骨干到管理者的華麗轉身。基于此理念,?我們將課程做了如下調整與設計:
第一,????自主學習:改變“死讀書”、“打雞血”的學習方式, ?通過引導、提問、小組
討論、經驗萃取、知識遷移等方式,讓學員自己探尋管理習慣的真諦。所有 習慣均來自學員自己的經驗和創造,符合管理實際,好理解、更落地、易執 行、能考核;
第二, ??群體智慧: ?學員之間思維碰撞、互相激發,利用群體智慧共同創造高效能習
慣。同時,對共創成果進行反思與檢驗,并與原著進行對比分析,不斷完善,?實現 1+1>2 的效果;
第三, ??踐行第一:學員對習慣進行認領,制定習慣養成計劃, ?并結成“習慣養成互
助小組”,簽訂契約、互相監督、互相激勵、互相考核,讓這些習慣成為學員?的“肌肉記憶”。
二、??課程收益
1.???學員收益
1) ??轉換角色, ?成功蛻變: ?從內而外地完成思想轉變, ?順利轉換角色;?
2) ??嚴于律己, ?持續影響: ?高度自律, ?自我約束, ?持續提升自我影響力;?
3) ??主動擔責,積極樂觀:愿意主動承擔責任,勇于面對艱難挑戰,不拋棄不放棄;?
4) ??結果導向,使命必達:建立對工作的目標感和使命感,以拿到結果為第一要務;?
5) ??成就他人,使眾人行:以幫助他人、成就他人為己任,帶領團隊不斷取得勝利;?
6) ??樂于貢獻, ?善于分享: ?愿意為團隊貢獻力量, ?樂于并善于分享自己的經驗;?
7) ??深度思考,解決問題: ?運用工具深度思考、分析問題、擬定方案、制定計劃;
2.???組織收益:
1) ??人資與培訓部門收益?
? ?系統性提升學員的綜合管理素養, ?提升管理培訓項目的效能;?
? ?利用習慣養成與互助小組,讓培訓效果持續發酵, ?學習成果顯著;?
? ?學習氛圍熱烈, ?學習主動性高漲,提升培訓項目的學員體驗;
2) ??用人部門收益:?
? ?為儲干的角色轉變打造堅實的思想基礎, ?為部門儲備高素質管理人才;
? ?降低新晉干部的磨合成本,快速適應新身份、 ?新團隊、新任務、新環境;
3) ??企業整體收益
? ?管理人才梯隊獲得高素質的人才;
? ?利用習慣的“擴散性”,使學員成為“催化劑”,讓高效能的管理習慣在組?
織內生根發芽, ?影響其他管理者和員工;?
三、??授課對象?
骨干員工, ?重點培養對象, ?新晉與儲備干部?
四、??課程時長
2 天*6 小時(可根據企業需求調整時長)?
五、??課程大綱
模塊一???習慣的力量?
一、 ?如呼吸般存在的習慣
1. ???習慣是大腦在“偷懶”
2. ???習慣的核心三要素
二、??習慣決定人生的上限
1. ?????“選擇”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嗎?
2.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
三、 ?有關好習慣的三條黃金法則?
四、 ?習慣讓你成為高效能的管理者
1. ??什么是高效能—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
2. ??管理是一生的事業
模塊二???用高效能習慣應對新挑戰?
一、??新晉管理者面臨的三大挑戰
二、 ?應對挑戰的高效能習慣
模塊三???借鑒、??反思與檢驗—讓習慣清單更完美
一、 ?借鑒經典—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講了些啥??
1. ??個人發展習慣: ?自內而外,積極主動,以終為始, ?要事第一, ?不斷更新?
2. ??人際關系習慣: ?情感賬戶,雙贏思維,知彼解己, ?統合綜效?
二、 ?反思檢驗—對習慣清單進行最終調整
1. ??高效能習慣的三大標準
2. ??情景檢驗法
模塊四???高效能習慣的認領與踐行
一、 ?習慣認領—錨定核心習慣
二、 ?習慣養成—如何從零開始養成一個習慣?
1.???形成習慣回路
2. ???習慣養成法
3.????善用統合綜效: ?借助他人的力量養成習慣
- 上一個:敏捷指導—高效培養得力下屬的方法
- 下一個:結構化課程開發與設計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