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G&VDA失效模式及其影響分析FMEA培訓
對象
體系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質量管理人員、現場工程師等質量相關人員
目的
全面了解AIAG-VDA?FMEA?第一版背景及主要變化點;?掌握AIAG-VDA?FMEA?推薦的方法和工具;?獲得有效實施FMEA的方法和思路;?識別目前FMEA的差距并采取糾正行動,降低企業運營的風險。
內容
課程特點:
注重實用,把握基礎,避免常見的枯燥無味的理論灌輸型講課,增加了FMEA和其他質量相關工具的結合運用,讓學員逐步、系統地理解DFMEA和PFMEA的實際運用方法和動態增值過程。以學員熟悉的產品和過程工藝為研討案例,提高培訓研討的效率和效果,注重實用操作性演練。
課程大綱:
一、FMEA介紹
1. ? ? ?新版主要變化
2. ? ? ?FMEA如何換版
3. ? ? ?FMEA的定義和目的
4. ? ? ?FMEA的歷史
5. ? ? ?何時進行FMEA
6. ? ? ?基礎FMEA和家族FMEA
7. ? ? ?FMEA為什么做不好
8. ? ? ?FMEA項目規劃5T法
9. ? ? ?FMEA開發過程及里程碑
10. ? 高層管理者的承諾
11. ? FMEA分析7步法
二、設計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DFMEA)
1.設計FMEA第一步:規劃和準備
? 目的
? 項目確定和邊界
? DFMEA表頭
2. 設計FMEA第二步:結構分析
? 目的
? 系統結構
? 定義顧客
? 方塊圖/邊界圖
? 接口分析
? 結構樹
3. 設計FMEA第三步:功能分析
? 目的
? 功能
? 要求
? 參數圖
? 功能分析
4. 設計FMEA第四步:失效分析
? 目的
? 失效和失效類型
? 失效鏈
? 失效影響、失效模式、失效起因
? 失效分析
? 失效分析記錄
5. 設計FMEA第五步:風險分析
? 目的
? 現行預防控制(PC)
? 現行探測控制(DC)
? 現行預防和探測控制的確認
? 嚴重度、頻度、探測度
? 措施優先級AP
? 顧客和供應商之間的協作(嚴重度)
6. 設計FMEA第六步:優化
? 目的
? 責任分配
? 措施的狀態
? 措施有效性評估
? 持續改進
7. 設計FMEA第七步:結果文件化
? 目的
? FMEA報告
三、? 過程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PFMEA)
1.? 過程FMEA第一步:規劃和準備
? 目的
? 項目確定和邊界
? PFMEA表頭
2.? 過程FMEA第二步:結構分析
? 目的
? 過程流程圖
? 結構樹
3.? 過程FMEA第三步:功能分析
? 目的
? 功能
? 要求(特性)
? 功能關系可視化
4.? 過程FMEA第四步:失效分析
? 目的
? 失效和失效類型
? 失效鏈
? 失效影響、失效模式、失效起因
? 失效分析
? PFMEA與DFMEA之間的關系
5.? 過程FMEA第五步:風險分析
? 目的
?現行預防控制(PC)
?現行探測控制(DC)
? 嚴重度、頻度、探測度
? 措施優先級AP
? 顧客和供應商之間的協作(嚴重度)
6.? 過程FMEA第六步:優化
? 目的
? 責任分配
? 措施的狀態
? 措施有效性評估
? 持續改進
7.? ?過程FMEA第七步:結果文件化
? 目的
? FMEA報告
四、案例分析
五、案例練習
- 上一個:2016版IATF16949內部審核員
- 下一個:抽樣檢驗及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