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品質技能提升培訓
制造業品質技能提升培訓
前言:質量管理的三個歷史衍變階段
一、 質量管理者角色認知
1. 質量管理職業化
2. 質量經理職業化
3. 質量管理人員應具備的涵養
1) 智
2) 信
3) 仁
4) 勇
5) 嚴
4. 質量管理人員類型分析
1) 品質技術型
2) 唯命是從型
3) 大撒把型
4) 勞動模范型
5) 哥們義氣型
6) 強迫壓制型
7) 教練型
5. 質量管理定位
二、 質量組織設計與變革管理
1. 品質機構設置的原則
2. 基于全員品質管理機能設置
3. 流程化品質機制
4. 有效的品質管理機制
5. 職能化組織與流程化組織的區別
6. 品質人員管理模式
7. 品質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
8. 品質人員職位互動管理
三、 質量目標制定與分解
1. SMART目標五原則
2. 品質目標特性管理
3. 制定品質目標的益處與方式
4. 品質目標的定性指標
1) 進料檢驗合格率
2) 制程生產不良率
3) 出貨檢驗合格率
4) 品質不良客訴率
5. 外部品質目標與內部品質目標分解
6. 目標設定階段性的原則
1) 由命令到合作的轉變
2) 由控制到協助的轉變
3) 由單向考核到共同評定的轉變
7. 品質目標8個推行過程
8. 品質目標實施過程
9. 橫向連接式品質目標管理
10. 品質目標推行的5個步驟
11. 品質目標分解12步
1) **步:建立信息網
2) 第二步:建立協作網
3) 第三步:確定職責
4) 第四步:確定關鍵目標領域
5) 第五步:能力分析
6) 第六步:建立主要假設
7) 第七步: 編寫有效目標
8) 第八步: 制訂計劃
9) 第九步: 分配資源
10) 第十步: 協調
11) 第十一步:確定權限
12) 第十二步:確定目標的反饋
四、 質量成本控制
1. 質量成本—零浪費的思想
2. 以質量成本為導向的贏利模式
3. 質量成本四大類別
1) 鑒定(評價)成本
2) 預防成本
3) 內部故障成本
4) 外部故障成本
4. 典型的質量成本結構
5. 質量成本分析
6. 質量成本從預防開始
7. 質量的浪費成本
五、 質量日清管理技能
1. 質量日清管理的范疇
2. 供應商品質管理
3. IQC進料檢驗管理
1) 檢驗抽樣水準
2) 抽驗比例
3) 特殊品抽檢比例
4) 產品實物驗收控制
5) 產品品質驗收依據
6) 品質檢驗記錄
7) 品質不良的研判
4. IPQC制程品質管理
1) 制程品質“首件管理”
2) 制程品質“自檢管理”
3) 制程品質“互檢管理”
5. 出貨品質管理
6. QC品質稽核
7. 不良品管理
8. 品質培訓管理
1) 建立品質培訓機制
2) 品質培訓的類型
3) 品質培訓的形式
4) 品質培訓效果評估
9. 品質客訴
10. 測量儀器管理
11. 品質績效評估
1) 品質績效管理流程圖
2) 品質績效評估結果考量
3) 業績評價技巧和方法
六、 質量改進方法
1. 前期的品質改進方法
2. 全面質量管理改進階段(TQC)
3. 全過程質量管理
4. 制造過程的質量控制
5. 全員性的質量控制
6. 質量改進細節管理
7. 8D品質改善方法
8. PDCA循環
9. 品質提案及提案改善實例
10. QCC品管圈
11. 開展企業“品質月”活動
12. 其它品質改進方法
七、 零缺陷品質管理
1. 零缺陷品質管理的十大支柱
2. 零缺陷品質管理推進方法
3. 戴明質量管理的14要點-零缺陷
八、 標準化質量管理
1. 品質管理涵蓋4個步驟
2. 品質標準管理的范疇
3. 四大品質固化標準
4. 創建質量文化
5. 品質細節標準化管理
6. 以品質標準來降低品質成本
7. 以管理來促進品質文化
- 上一個:TQM-全員品質管理
- 下一個:TQM-全員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