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基礎知識培訓
課程目標
理解LTE標準及關鍵技術,掌握LTE組網特點、網絡規劃和網優方法
時間安排 | 大綱 | 課程內容 | 課程收獲 |
**天上午 | 破冰開場 | 1.?案例:4G——移動通信技術的革命 2.?課程收益 3.?組建學習團隊 4.?達成共識 | l?破冰 l?激發學習興趣 l?培訓紀律 |
**天上午 | LTE與標準 | 1?移動寬帶化與寬帶無線化 1.1?移動寬帶化 1.2?寬帶無線化 1.3?LTE的產生原因 2?LTE標準化 2.1?LTE的標準化進程 2.2?LTE的設計目標 2.3?EDGE 、HSPA 、LTE標準的比較 3?LTE協議族 ? | l?了解LTE標準 |
**天上午 | 移動技術基礎 | 1?正交性、相關性 1.1?正交嗎 1.2?正交子載波 2?復用、分集、多址 2.1?復用與分集 2.2?復用與多址 3?自適應 3.1?功率自適應 3.2?速率自適應 4?共享、專用 5?競爭方式、調度方式 5.1?基于競爭的資源分配方式 5.2?基于調度的資源分配方式 6?業務面和控制面 7?集中和分布 ? | l?掌握移動技術基本概念 l?加深對LTE技術的理解 |
**天下午 | LTE的組網結構與接口協議 | 1?從四層到三層 1.1?少一層 1.2?多一口 1.3?胖基站 2?中央機構 2.1?EPC的演進 2.2?EPC職能劃分 3?接口協議棧 3.1?三層 3.2?四面 4?空中接口Uu 4.1?層二功能塊 4.2?層三功能塊 5?地面接口 5.1?同級接口X2 5.2?上下級接口 6?LTE和UMTS接口協議棧的比較 ? | l?掌握LTE的組網結構特點 l?掌握LTE的主要接口特點 |
**天下午 | LTE的關鍵技術 | 1?OFDM 1.1?OFDM技術原理 1.2?并行處理與FFT 1.3?OFDM參數 1.4?OFDM多址接入 1.5?OFDM的優缺點 2?MIMO 2.1?MIMO原理 2.2?MIMO的工作模式 2.3?MIMO系統的實現 2.4?自適應MIMO 2.5?多用戶MIMO 3?幀結構 3.1?FDD與TDD 3.2?FDD幀結構 3.3?TDD幀結構 3.4?LTE與UMTS幀結構比較 4?信道 4.1?LTE信道結構 4.2?LTE邏輯信道 4.3?LTE傳輸信道 4.4?LTE物理信道 4.5?物理信號 5?無線資源管理RRM 5.1?無線資源管理RRM 5.2?RRM模塊間的關系 5.3?無線準入控制RAC 5.4?無線承載控制RBC 5.5?動態資源分配DRA 5.6?負載均衡LB 5.7?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 ? | l?理解LTE的關鍵技術:OFDM、MIMO、FDD、RRM等 |
第二天上午 | LTE規劃 | 1?LTE規劃的特殊性 2?LTE覆蓋估算 2.1?LTE覆蓋能力的影響因素 2.2?鏈路預算 3?LTE容量估算 3.1?LTE容量能力的影響因素 3.2?LTE容量估算 4?LTE規劃仿真 5?小區參數規劃 5.1?小區CGI規劃 5.2?鄰區規劃 5.3?PCI規劃 5.4?頻率規劃 5.5?TA規劃 5.6?S1、X2接口規劃 ? | l?掌握LTE規劃的方法 |
第二天下午 | LTE優化與維護 | 1?LTE系統間的干擾 1.1?干擾三要素 1.2?共站干擾模型 1.3?LTE共站干擾 1.4?干擾規避手段 1.5?空間隔離需求 1.6?TDD-LTE共站址建設 2?LTE優化的總體思路 2.1?三個步驟 2.2?三個視角 2.3?四個層次 3?SON 3.1?自配置 3.2?自優化 4?業務質量提升 4.1?信噪比 4.2?業務優化的方法 5?多網互操作 5.1?多網覆蓋協同優化 5.2?多網話務分流 | l?了解LTE優化的方法 |
- 上一個:量子通信技術及發展趨勢
- 下一個:通信工程項目管理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