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與領導者修煉
心經與領導者修煉
心經與領導者修煉
(2天)
課程背景
《心經》的緣起:
釋迦摩尼佛說法49年,其中有22年的時間,在講《般若經》,這段時間,占了總說法時間的45%。毫無疑問,600卷《般若經》,是佛法的核心。
而一部《心經》,是這600卷《般若經》的總綱。
《心經》在中國是流傳最廣的一部佛經,在中國有許多譯本,其中玄奘法師翻譯的《心經》,僅有260字,卻提綱契領了整部《般若經》,也可以說,將《心經》,稱為佛法之中,核心的核心,并不為過。
《心經》講述的是觀自在菩薩的修行法門,觀自在菩薩即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這個形象,在中國文化之中,已經超越了宗教,成為中國人心中“大慈大悲”和“懲惡揚善”的象征,尤其是,一部和記載玄奘法師西去印度求取佛經的《西游記》,更是將觀音菩薩這一完美形象,演繹得深入人心。
本課程的緣起:
時至今日,隨著國學文化的再度盛行,誦讀經典的風氣也逐漸興起,很多人對于《心經》這部文字簡短,蘊意深刻雋永的佛教經典更是耳熟能詳,甚至能夠脫口而出。
將《心經》運用到現代管理之中,尤其是運用到領導者的領導藝術之中,深度挖掘國學文化本來應有的社會價值,讓佛法經典《般若經》中所蘊含的思想,為現代領導者所用,是本課程的宗旨。
因此,本課程僅作引玉之磚,如能引發各位企業家領導者們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思考,則善莫大焉!
?
課程收益
1.??????? 幫助培訓對象從管理的角度解讀《心經》
2.??????? 幫助培訓對象將《般若經》的智慧用于領導實踐之中
?
課程對象:各級企業領導者:企業家、高管群體、中層管理者等
課程特色:案例分享+小組討論,超越宗教范疇,旨在探尋領導者的“道”,是課程的目標
?
課程大綱
第一章 領導者的《心經》
【開篇案例】《心經》與玄奘西游
一、《心經》是《般若經》的核心
1.??????? 《心經》是流傳最廣的一部經
2.??????? 六百卷《般若經》,心經是提綱
二、心經講什么
1.??????? 般若的智慧
2.??????? 從色到空——求道之歷程
【案例分享】每一位領導者,都有一部《心經》——你的道是什么?
?
第二章 觀自在和觀世音,領導者的內外修煉
一、觀自在——向內修煉,反觀內省的法門
1.??????? 觀自在菩薩
2.??????? 求道就是向內心探求的一個過程
二、觀世音——向外修行,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1.??????? 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2.??????? 在幫助別人中成就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三、從觀自在到觀世音:修行到彼岸
1.??????? “內修”:智慧的積累
2.??????? “外行”:理到了,還得要靠行去證明
【案例分享】領導者的學習力和行動力,缺一不可
【小組討論】如何理解領導者的行動力?
?
第三章 照見的智慧——透過外表看見本質
一、般若是智慧
1.??????? 般若的幾個境界
2.??????? 大智慧是什么樣的
二、五蘊皆空——物質和思想,皆非道的本質
1.??????? 五蘊是什么
2.??????? 問題和煩惱的根源
三、撥開層層云霧,照見領導者的智慧
1.??????? 六根和六塵:求道過程中的困擾
2.??????? 領導過程是找到和解決問題,為成功掃清障礙
【案例分享】解決問題不是終點,領導團隊實現目標才是!
【小組討論】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最常見的困擾是什么?
第四章 菩薩的智慧——大成之道
一、菩薩之道:依“般若”而解脫
1.??????? 菩薩是發愿度眾生的大修行者
2.??????? 菩薩的成就
二、向菩薩求道:領導者是實現愿景的領路人
1.??????? 領導者是向導
2.??????? 領導者是教練
【課堂互動】角色扮演:菩薩和領導者的相似與不同!
【小組討論】一個專業型的員工,如何成長為一名領導者?
?
第五章 佛的智慧——圓滿之道
一、圓滿之道也是依“般若”而解脫
1.??????? 佛是究竟圓滿
2.??????? 究竟圓滿也是因“般若法門”而成就
二、向覺者求道:領導者的最高境界
1.??????? 領導者的愿有多大,路就有多寬
2.??????? 領導者的公心——度他人,成己道
【小組討論】有沒有圓滿的“領導者之道”?
【課堂互動】角色扮演:佛、菩薩、尊者、比丘、農夫和強盜的故事!
- 上一個:辦公室人群的健康養生
- 下一個:中層管理者的高效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