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政策背景下的能源轉型和產業轉型
課程背景
2020年9月,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主席宣布:中國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今后的50年,社會的各個層面都要圍繞碳中和而努力,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結構必然發生深徹的變革,從而驅動產業結構的調整。政策體制和技術創新是雙碳戰略的關鍵,通過政策的制定、體制的改革,可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通過技術創新,可以帶動產業技術升級。雙碳目標不是難題,而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要達成雙碳目標,必然在能源生產側通過新能源替代和清潔能源替代減少碳排放,在能源消費側通過電能替代和氫能替代減少碳排放,在能源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加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還要對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進行研究、示范和產業化。這些措施對發電集團、電力行業、工業企業、建筑部門、交通領域都帶來了發展機遇。
本課程將圍繞雙碳政策背景下的能源轉型和產業轉型,對國家相關政策進行解讀,對各行業雙碳路徑進行探討,對技術創新進行提出思路。
課程大綱
一、 雙碳是永續發展的戰略機遇
1、 我國雙碳能源轉型戰略
2、 新能源并網與購買調峰能力
3、 分布式光伏整縣市推進試點
4、 分時電價新政策對行業的影響
5、 新型儲能發展政策
二、 我國能源轉型的路徑
1、 能源生產側的增量替代
2、 能源生產側的存量替代
3、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4、 能源消費側的電能替代
5、 能源消費側的氫能替代
三、 能源轉型驅動產業結構調整
1、 煤碳與發電產業發展趨勢
2、 光伏產業發展趨勢
3、 風電產業發展趨勢
4、 抽水蓄能產業發展趨勢
5、 新型儲能發展趨勢
6、 氫能產業發展趨勢
7、 綜合能源服務
四、 碳排放與碳交易
1、 碳排放核算體系
2、 碳交易
五、 低碳產業的技術創新
1、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 風力發電
3、 氣電熱聯產聯供
4、 第三代核電
5、 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與電化學儲能
6、 碳匯、碳封存及碳資源化利用CCUS示范
7、 氫能
8、光儲直柔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