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精要解讀
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精要解讀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及行動方案精要解讀
【課程大綱】
雙碳目標的背景及本質內涵
何為“碳中和”?何為“碳達峰”?氣候變化如何成為政治、經濟議題?
中國此次宣布“碳達峰”目標,比起以往的應對氣候變化承諾,有何不同?
雙碳目標提出至今的政策進展
國家層面
地方層面
行業層面
雙碳背景下的資本市場趨勢及碳中和金融產品最新動態
雙碳目標達成的路徑分析
行業及部門視角
技術路線視角
雙碳背景下的重點行業及技術方向
碳中和路線圖的重點領域(資金需求重點)
清潔能源中的重點類別
儲能及電力系統改造
氫能、燃料電池
CCS和CCUS
常見環保議題與碳排放之間的關系
碳交易體系進展及關鍵要素解析
一些重要背景解讀
碳交易基本原理及碳市場歷史淵源
全球去碳轉型經濟機制的實踐及典型范例
CDM
碳交易機制(全球范圍內碳交易機制的根本特征、市場范圍、履約方式等)
碳稅
其他
案例分析:航空碳稅的國際博弈
碳交易的標的類型及其聯系
配額
CCER(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
全國碳市場體系進展動向
頂層設計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修改稿)》
市場機構的現行安排
全國目前所有交易機構及其出資背景
時間規劃
交易細則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
《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
配額的設定和分配
碳交易的基礎現狀和前景預期
市場規模及其增量空間
CCER的概念、項目類型和開發流程
碳邊境調節稅的可能性及其應對
決定碳資產和碳價格發展空間的關鍵要素剖析
碳交易的未來潛力該如何預估?
本行業/本企業應對雙碳目標的策略要點
碳排放的三個范疇及其內涵
“三范疇”框架下本行業/本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及排放類別分析
本行業/本企業在碳市場中的定位
碳中和規劃的基本方法
企業碳中和策略應該包含哪些角度的分析?
如何分析本企業業務發展目標與碳中和目標之間的關聯?
如何把握碳中和相關的融資渠道機遇?
如何分析碳中和目標與本企業供應鏈管理之間的關聯?
如何分析碳中和目標與本企業目標市場之間的關聯?
如何結合自身情況、系統梳理減碳潛力?
- 上一個:基于戰略的供應鏈管理[
- 下一個:綠色低碳-碳中和與碳達峰行動方案解讀與電力企業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