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的績效管理
課程收益:
●用不同的思維模式與角度,看待與管理員工的崗位勝任力;
●了解如何從真正的崗位價值貢獻的基礎上,構建企業的績效管理體系;
●通過課程案例研討、課后作業,思考與觀察HR所在企業的績效管理優化路徑。
課程大綱:
◆課程背景:
績效管理是企業準確評估運營狀態,分析與發現競爭力發揮瓶頸,篩選和評估人才隊伍,促進企業整體運營效益的關鍵手段。但如何建立有效的績效體系,是企業面臨的一項難題,按常規的方式做360度評分制績效管理,并不能真正找到績效促進的瓶頸和方法。如何建立有效的、能切實指導企業推動運營績效和經營效益提升的績效管理方法和模式,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難題。
本課以“基于能力的績效管理”為核心,從崗位勝任能力開始,找到每位員工的績效要點、工作瓶頸和能力偏差。這樣,使績效管理架構于員工能力和團隊能力之上,基于質量、效率、成本和工作差錯的績效管理,更容易獲得工作數據的支持,使績效與日常工作裝填融為一體,成為運用績效和經營效益的最佳評估與管理措施。本課將為HR們呈現能力的結構與績效管理的邏輯模式。
◆課程大綱:
一、任職能力與績效
1、任職目標與達標能力
2、績效的內涵與價值
二、績效管理與績效體系
1、績效管理的核心模式
2、績效體系與搭建流程
3、績效體系運行模式
案例:如何消除協同障礙
三、績效指標設計
1、找到績效管理的核心要素
2、策劃績效指標
3、編制績效指標卡
案例:如何評價部門貢獻
四、有效運營績效管理
1、客觀反饋部門工作狀態
2、督促各部門配合人力資源工作
3、跟蹤并消除配合障礙
案例:提高人資主動性
五、以績效促進執行力
1、管理員工的崗位勝任力
2、促進執行力提升的內在邏輯
3、充分發揮人資核心中樞功能
案例:怎么讓員工聽話
總結與研討
1、總結:如何搭建基于崗位勝任能力的績效管理體系
2、研討:如何更有效的促進企業經營效益
3、指導:如何完成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盤點所在公司的績效基礎
◆關于課程作業:
作業:盤點所在公司的績效管理基礎
●課后2周內,完成所在公司績效管理基礎評估問卷
●課后第3周,完成基于評估問卷的分析結論確認,確定可行的績效體系行動
●課后第4周,完成績效體系搭建行動的相關策略思考與互動
◆作業驗收:
作業:盤點所在公司的績效管理基礎
●所在公司的績效管理層計劃評估分析報告的確認
●找到可行的、文字描述的績效體系建設路徑與方法
◆課后指導:
1、課后跟蹤周期為一個月,第一次為完成基礎狀態盤點;第二次為確認基礎狀態評估結論;第三次為找到可行的績效體系搭建路徑與方法。
2、在一個月跟蹤期內,通過QQ群、微信群、郵件、其他遠程互動方法,隨時接收參訓者的咨詢、交流和疑問,通過各種方法指導班組長在崗位上,實踐課程所掌握的知識和工具。
3、課程結束時將提供一份綜合分析評估報告,匯總所有參訓者課后的實踐狀態。以數據和實際驗證的方式,反饋此次課程對工作效率提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強化,以評價參訓者工作技巧提升和工作質量改善的成效。
4、課后跟蹤指導,需要企業HR部門能給與有效的配合。通過雙方的協同與配合,提高此次課程的培訓成效。
- 上一個:績效管理
- 下一個:新晉管理人員課程內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