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黨100周年黨領導下的法治體系建設
【課程背景】
我們黨歷來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并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進行研究,作出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又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
國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市場參與主體,在法治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及員工行為要受法律的調整、規范和約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法律風險。企業一旦發生法律風險,不僅有損國有資產安全,而且有損行業聲譽和形象。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來,對企業影響較大的變動主要體現在合同編、物權編、侵權編,以及新增的人格權編。因此,企業要加快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確保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生產經營管理,為企業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課程收益】
學習企業法律風險內容和防控操作實務;
提升企業應對風險能力和防范措施能力;
增強企業員工法律意識,對《民法典》相關規定有清晰的認識,并能在工作生活中靈活運用。
【授課時長】
根據企業需求選擇內容和案例,一天或兩天。
【授課對象】
公司中、高層管理與技術人員
【課程特色】
1、其他老師無法比擬的專業優勢:孫志強資深專業律師,代理過“我爸是李剛”等知名案件,法律功底深厚、辦案實踐經驗豐富。法律培訓針對性、實操性強,內容均來自司法實踐,以案說法,具有獨特的專業優勢。
2、其他律師無法比擬的講課技能和風格:孫律師對課件及案例進行精心設計,邏輯嚴密,構思巧妙,把法律知識融入到生活社會現象;講課風格生動風趣,寓教于樂;講解法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學員聽得懂、愿意聽;綜合運用文字、圖片、影音、互動等方式,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參與互動、現場理解感悟,課堂氣氛輕松活潑,擺脫了純講理論的刻板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法治成果
一、法治含義
二、法治建設
三、企業合規管理綜述
案例:中國合規第一案(單位涉刑案件)
案例:阿里的成功離不開蔡崇信(律師作用不可小視)
?
第二部分 企業合同法律風險防范
一、民法典概述
案例:拿破侖與《法國民法典》
案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誕生
二、合同編實務解讀
1、合同編亮點
合同編升格為債法總則
修訂部分錯誤,表達更加準確嚴謹
強調依據合同目的解決雙方分歧
合同裁判標準從主觀轉向客觀
新增合同訂立方式,分清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法律性質
無效、無權處分、待批準和可撤銷四類合同判斷規則均發生重大變化
突破合同相對性、完善代位權和新增合同保全制度
明確非典型擔保合同效力,豐富交易手段
2、新增風險點
預約合同增加雙方的違約風險
保證形式不清時的推定規則變化對債權人造成的新風險
新增情勢變更制度增加了合同的不確定性
違約方解除權有利于破除合同僵局但同時大幅增加守約方風險
居住權對所有權、抵押權的流通和經濟價值造成威脅
3、典型合同解讀
【買賣合同】十處重要改動
【租賃合同】四處重要改動
【承攬合同】限制定作人合同解除權和新增拒絕交付權
【委托合同】明確了委托人賠償范圍
【保證合同】保證方式推定規則和保證人免責事由的重大變化
【物業服務合同】新增禁止惡意催收物業費等多項規定
4、合同實務
定金條款的新變化和操作要點
新法對保證條款的影響和寫作要點
新法對違約金條款的影響和寫作要點
電子合同和電子數據的新法規則和應對方案
5、企業合規管理綜述
案例:蘋果商標權之爭(知識產權)
案例:律師事務所與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公司責任承擔)
案例:公司負債股東要償還嗎?(公司責任承擔)
案例:分公司與子公司的區別(公司責任承擔)
案例:1000萬元和解之爭(超出代理權)
案例:格式合同條款
案例:模式不同責任不同
案例:合同簽訂實務
案例:員工侵權責任承擔
案例:買賣不破租賃
案例:連帶責任變一般
案例:池子與中信銀行(隱私權保護)
案例:1.2億空調安裝合同(企業內部風控)
等
第三部分 職務犯罪中的法律風險防范
盜竊罪
職務侵占罪
挪用資金罪
案例:從有期徒刑10年到無罪辯護真的可以嗎?(警示員工)
?
第四部分 司法實務
一、司法理念
二、訴訟流程
三、如何正確面對訴訟、仲裁對企業的影響
案例:都是借錢惹得禍(刑事責任)
案例:訴訟仲裁實務
案例:庭審實務
案例:事實認定問題
案例:公平與正義的平衡
案例:正義女神的司法寓意
等
- 上一個:民法典對金融業的影響與應對
- 下一個:民法典下的保險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