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T-流程式授課技巧
《FBT-流程式授課技巧》
流程式授課技巧
Flow-based teaching
280987520320讓授課質量有跡可循
課程特色
課程理論基礎來自于加涅的“基于現代認知學習論的學習與記憶模型”。
在這個過程中,講師可以控制的是圖中所示的四個節點,通過對上述節點的控制來保證良好的學習效果。所以,新手培訓師需要根據學習和記憶的流程來設計授課的流程,以幫助學員獲得更佳的學習效果。流程化的設計能夠最快捷、風險最小地達成教學目的。
課程收益
聚焦一個核心:
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的學習與記憶模型
遵照五步流程:
引、講、練、評、結
訓練十項技術:
三點式自我介紹法
課程價值塑造法
結構流程法
結論案例法
肢體與媒介
提問互動法
體驗式練習法
IFIT點評法
3A結尾法
3F結尾法
授課流程示意圖:
與傳統TTT課程的區別
傳統TTT課程
BTT
聚焦身,形,臺,表。
這是培訓師上課的要素,
要素應用需要培訓師進行串聯,
怎么串聯才是新講師的難點問題。
關注授課的完整流程,
流程更容易模仿,
并且流程更容易出效果,
更容易幫助新講師實現0-1的跨越
課程形式
標準課時:2天(6小時/天)
學員對象:新手講師(上課次數在5次以內或者左右)
學員人數:40人內
授課方式:講師講授、學員演練、視頻等
內容綱要
引子:“流程”對于新手的意義。
第一節 課堂教學流程
時長:1小時
基于現代認知學習論的學習與記憶模型——加涅1988年
講師需要控制的四個學習節點
用以控制四個學習節點的授課流程:
開
講
練
評
結
第二節 開——如何讓刺激被學員選擇
時長:1.5小時
核心技巧:
三點式自我介紹法
課程價值塑造法
人們同時會接受來自環境的各種刺激,通過各種感官(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傳遞到大腦,大腦進行選擇性認知,選擇加工那些有意義的信息。何種信息會被學員選擇,成為他們認為的“有意義”的信息,是講師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1 三點式自我介紹法
課堂練習:學員設計一個符合三點式原則的自我介紹,然后上臺呈現。
2 課程價值塑造法
課堂練習:根據給定素材或學員所授課程的主題,設計課程價值話術并上臺呈現。
第三節 講——如何加強學員記憶的效果
時長:5.5小時
核心技巧:
結構流程法
結論案例法
肢體與媒介
提問互動法
在講授課程內容的過程中,受到記憶規律的影響(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有大量的信息會被學員忘記。如何加深學員的記憶,讓學員的記憶內容是可控的,可以通過三個觸發點實現——它們是聽覺、視覺和思維參與。
1 結構流程法
在講授課程內容前,需要向學員預告課程的完整結構,讓學員有宏觀上的認知,有利于加強對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2 結論案例法——強化聽覺
理解與記憶
結論+案例,促進學員理解
編寫案例的方法:
情景
沖突(點)
結局
課堂練習:根據給出的內容,設計相關案例來論證結論。
3 圖示與肢體——強化視覺
肢體動作:眼手身步
用樣圖強化視覺
結構圖
流程圖
示意圖
4 提問互動法——強化思維參與
何時提問?
問什么
怎么回應
特殊情況怎么處理
課堂練習:根據指定的情景,練習學員回應及化解尷尬。
第四節 練——如何讓記憶外顯為行為表現
時長:1小時
核心技巧:體驗式練習法
“知道”和“做到”從來都是兩回事,課堂上僅僅由講師講授是無法取得好的應用效果的,需要通過練習來把記憶變成具體的行為。
2 體驗式練習法
第五節 評——如何通過反饋調整行為表現
時長:2小時
核心技巧:IFIT點評法
學員在練習時需要通過自我反思或外界的評價反饋來修正行為,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而新手講師在點評和反饋方面往往存在著種種問題。
1 點評兩宗罪
學員感受不好
學員不知道怎么辦
2 iFIT點評法
課堂練習:學員根據IFIT點評法給出點評反饋。
第六節 結——利用結尾技術升華課程或調解時間
時長:1小時
核心技巧:
1、3A結尾法
2、3F結尾法
作為一個完整的現場課程呈現,一個精彩的結尾是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是培訓師面臨兩個任務,一個是如何給與課程升華,讓課程余音繞梁;另一個是如何解決時間控制不好的問題。
- 上一個:掌控課堂-TTT專業授課技巧
- 下一個:TTT培訓師訓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