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與混合所有制實施
課程背景
*總書記說,“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敢于啃硬骨頭”。國企改革牽涉眾多復雜的利益關系,雖然歷經三十余年改革歷程,無疑還是當前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基本政策,但改革的成功實施是一整套的高難度動作,如何在深水區趟出一條坦途,還需要在方向目標細化、方法論與模式選擇、具體企業實操方案設計及實施等方面付出艱辛努力!
在潛心研究國企改革政策以及全國數十家改革成功企業和大量失敗案例的基礎上,系統性提出“深水區國企改革的四大方法論”以及“基于正確價值導向的目標型、組合式改革模式”。運用這一套含金量較高的方法論與模式,能夠幫助國有企業找到相對較優的個性化改革方案,并實現各項改革工作的平穩、有序、受控推進。
培訓預期收益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交流,學員將獲得以下預期收益:
1.深入理解本輪國企改革的政策背景、方向趨勢,避免犯方向性錯誤;
2.全面認識改革目標以及面臨的各類阻力障礙、風險挑戰;
3.掌握國企改革的科學理念、可選模式和方法論;
4.明確本輪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及實戰操作要點;
5.通過互動研討與專家現場輔導,實現釋疑解惑。
課程適合對象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經濟師以及體改、企劃、人資、財務、多經等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各級國資委、政府主管企業部門的負責人及相關人員。
課程大綱
引言――混合所有制標桿企業的成功經驗
(一)改革背景與政策解讀
1、經濟學分析:經濟轉型升級要求逐步取消雙軌制、推進國企改革;
2、國有企業當前存在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
3、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國企改革的政策解讀;多年來出臺的、目前仍有效的國企改革政策梳理及重點解讀;
4、下一步的改革政策走向以及發展趨勢。
(二)改革的理念、方法論與模式選擇
1、如何理解國企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本輪國企改革的核心目標有哪些?
2、改革面臨哪些阻力障礙、風險挑戰?
3、極易導致國企改革“豆腐渣工程”的六大錯誤傾向;
4、各相關主體(政府、各層面職工、民營企業等)的主要訴求和顧慮擔憂;
5、如何推動本輪國企改革的政策真正落地、實現預期效果?――深水區國企改革的四大方法論
6、如何應用“國有企業5W分析矩陣”,以透徹分析本企業的個性化特征?
7、如何選擇最匹配本企業特征,而且緊密銜接的改革方式組合?――基于正確價值導向的目標型、組合式改革模式
(三)改革的實戰操作要點及疑難問題處理
1、明確“混改”的戰略定位―― “引資為主、轉制為輔”、“引資與轉制并重”、“引資為輔、轉制為主”等。
2、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方案設計――對潛在投資者的資格條件要求以及綜合評價標準、各類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控制、引資的操作模式設計等。
3、職工持股(含管理層)的方案設計――相關政策的全面梳理與準確應用、國內成功案例的經驗借鑒、內部各層級利益與上級審批等要素的綜合考量、職工持股的操作模式設計
4、如何規劃“混改”的實現路徑和操作步驟,以避免國有資產流失、賤賣的各種嫌疑?
5、公司治理架構改革的方案設計――基于改革的目標規劃以及股權多元化的預期進展,設計公司治理架構改革的具體方向和重要舉措。
6、經營機制市場化的時機選擇與操作方案設計――經營機制市場化是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的最終落腳點,是決定改革實際成效的“最后一公里”。
(四)交流互動與現場答疑
就本輪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授課專家與學員交流互動,并現場解答提問。
培訓師介紹
樊李東 會計學教授;廣東財政廳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專家,廣東科技廳“粵科學習在線”會計專業主講教師,廣東省高等學校財會人員會計繼續教育主講教師,廣州南方人才培訓中心會計專業客座教授;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科技廳項目評審專家;擔任三家公司財務顧問;主編出版多部會計學教材,長期在廣州各優秀培訓點及東莞、深圳、江門等培訓點會計職稱、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考前輔導,主講《初、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財務與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審計》等;為畢馬威、德勤等知名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會計專業輔導;為并多次擔任廣東省會計職稱試卷評審專家,具有豐富考前培訓經驗。講課主要特點:授課細致嚴謹,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方向感強 ,及格率高, 深受學員好評 。
- 上一個:房地產營改增——贏在管控系統大型報告會
- 下一個:國內外經濟走勢和經濟恢復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