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課程
主講老師:唐建光 發布時間:2024-10-18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課程》課程大綱
一 “儒釋道”理論介紹 (120分鐘)
課程目標1:分別了解儒學、佛學、道學主要思想,熟悉著名案例。
培訓方法1:講授、案例、影視、有獎提問
(一)治國之儒家
1仁愛
2中庸.
3氣節
課程目標1.1:通過闡述“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重點介紹儒家“民貴君輕、三綱五常” 的政治理想;積極入世、“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人生抱負;“舍生取義、先天下憂” 道德觀;“和合、中庸”的社會價值觀。
(二)養生之道家
1“無為而治”
2“以弱勝強”
3善下
課程目標1.2:通過闡述“道法自然、”為核心的道家思想,重點介紹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理想,“以弱勝強、自強不息”的生命態度,“虛極靜篤、心齋坐望”的養生技巧。
(三)修性之佛家(中道觀與不二法門)
1基本教義
(1) “苦”及詮釋(8苦與貪、嗔、癡;3毒;戒、定、慧)
(2) “空”及詮釋(過、生、住、異、滅“無常”;色、愛、想、行、識“無我”)
2信仰層次
(1) 他力信仰(祈佛保佑,救難)
(2) 自力信仰(佛由心生;命由自創)
3理論基礎
(1)因果論
(2)實相論
(3)唯識論
(4)唯心論
課程目標1.3:通過闡述 “積德行善”為核心的佛家思想,重點介紹“命由己定、法由心生”的人生觀,“本相無相、唯識所相”的認識論,“以弱勝強、自強不息”的生命態度,“虛極靜篤、心齋坐望”的養生技巧。
二 現代管理思想36項理論選介(40分鐘)
課程目標2:瀏覽20世紀以來世界主要管理理論,重點介紹“泰勒的科學管理”等6種管理思想,使學員了解現代管理發展趨勢。
培訓方法2:講授、游戲、影視、有獎競答
重點介紹以下
(一)現代管理思想摘要
1、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2、梅奧的人際關系理論
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4、戴爾的比較管理經驗
5、杜拉克的有效的管理者
6、彼得圣吉學習型組織理論
課程目標2.1:了解以上管理理論的基本思想.
(二)現代管理思想特征
1、嚴格過程控制
2、人本管理趨勢
3、強調社會責任
課程目標2.2:通過學習以上管理理論,總結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軌跡。
三、東“道”西“器”的融合(60分鐘)
課程目標3:分別了解東西方哲學終極命題,明確兩者共同點和融合趨勢。
培訓方法3:講授、游戲、影視、有獎競答
(一)儒釋道三教交匯點
1儒家的仁愛泛愛、中庸和合
2道家的天人和諧、道法自然
3釋家的向善輪回、境由心生
課程目標3.1:通過闡述東方“重天”的文化傳統,重點提煉出“儒釋道”共同提倡的“為善、法上、善為”的人生觀;“修出世心與做入世事”統一的認識論;“尊崇群體、天人合一、以弱勝強、自強不息”的方法論
(二)東西方管理思想交匯點
1西方的人本主義與東方的仁愛思想
2西方的西方的尊重科學與東方的遵循天序
3西方的發展理論與東方的天人合一
課程目標3.2:通過分析西方“重我”的文化傳統,重點尋求東西方文化中“仁愛”與“人本”的統一;尋求東西方文化中“崇尚生命、尊崇個性、崇尚科技”與“強調責任、強調共性、追求和諧”的差異點,在現代社會的統一。
四 傳統元素的現代開掘(講座課300分鐘;訓練課600分鐘)
課程目標4:應用儒學、佛學、道學的主要思想,參照現代企業管理思想,對團隊建設進行規劃、設計和實踐。
培訓方法4:講授、團隊游戲、影視、有獎競答、情景訓練、小組討論
(一)“仁”與“企業愿景”
1三級愿景的描繪
2高效團隊的24種特征
3《團隊建設自測表》
課程目標4.1:了解彼得·圣吉“共同愿景理論”,并能運用創建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模,構建“團隊、班組、個人”三級愿景,為企業發展提供創建方向。
(二)“義”與職業品格塑造
1生理成熟度訓練
(1) 興奮與抑制強度、均衡性、靈活性測量
(2) 生理成熟度的兩個測試點介紹
(3) 測量工具的使用
2心理成熟度訓練
(1) 心智調節
(2) 自我超越
(3) 認知全面
3社會成熟度訓練
(1) 人與環境的和諧
(2) 人與人的和諧
(3) 人與心靈的和諧
4職業成熟度訓練
——主要內容見課程目標9
課程目標4.2:了解管理者“四個成熟度”的內容,合格標準,自我測量方法,開拓性提升管理經營者人文素養,為企業建設中注入“榜樣”力量(非管理人員班省略該部分)。
(三)“禮”與“質量控制程序”
1崗位分析——保證寫我所做
2職責義務——保證做我所寫
3編制工具——保證寫之質量
課程目標4.3:了解 “崗位職責控制程序、崗位(職務)標準、崗位工具”知識,并能根據“工藝化、標準化、工具化”的現代質量管理要求,指導“三化”設計,為企業發展提供制度支持。
(四)“和合”與“人和”
1職業忠誠——“羅文精神”與“潛在性崗位職責”解析
2合作雙贏——贊揚、理解、關愛、存異、授權等技巧
3溝通技巧——禮儀、行為、目光、手勢、動作、腳向、位置、距離
課程目標4.4:了解“創一流企業,做卓越員工“的基本職業要求,學習團隊合作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訓練掌握常用溝通技巧,減少人際摩擦,提高和諧度。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課程》
一 “儒釋道”理論介紹 (120分鐘)
課程目標1:分別了解儒學、佛學、道學主要思想,熟悉著名案例。
培訓方法1:講授、案例、影視、有獎提問
(一)治國之儒家
1仁愛
2中庸.
3氣節
課程目標1.1:通過闡述“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重點介紹儒家“民貴君輕、三綱五常” 的政治理想;積極入世、“憂國憂民、兼濟天下”的人生抱負;“舍生取義、先天下憂” 道德觀;“和合、中庸”的社會價值觀。
(二)養生之道家
1“無為而治”
2“以弱勝強”
3善下
課程目標1.2:通過闡述“道法自然、”為核心的道家思想,重點介紹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學理想,“以弱勝強、自強不息”的生命態度,“虛極靜篤、心齋坐望”的養生技巧。
(三)修性之佛家(中道觀與不二法門)
1基本教義
(1) “苦”及詮釋(8苦與貪、嗔、癡;3毒;戒、定、慧)
(2) “空”及詮釋(過、生、住、異、滅“無常”;色、愛、想、行、識“無我”)
2信仰層次
(1) 他力信仰(祈佛保佑,救難)
(2) 自力信仰(佛由心生;命由自創)
3理論基礎
(1)因果論
(2)實相論
(3)唯識論
(4)唯心論
課程目標1.3:通過闡述 “積德行善”為核心的佛家思想,重點介紹“命由己定、法由心生”的人生觀,“本相無相、唯識所相”的認識論,“以弱勝強、自強不息”的生命態度,“虛極靜篤、心齋坐望”的養生技巧。
二 現代管理思想36項理論選介(40分鐘)
課程目標2:瀏覽20世紀以來世界主要管理理論,重點介紹“泰勒的科學管理”等6種管理思想,使學員了解現代管理發展趨勢。
培訓方法2:講授、游戲、影視、有獎競答
重點介紹以下
(一)現代管理思想摘要
1、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2、梅奧的人際關系理論
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4、戴爾的比較管理經驗
5、杜拉克的有效的管理者
6、彼得圣吉學習型組織理論
課程目標2.1:了解以上管理理論的基本思想.
(二)現代管理思想特征
1、嚴格過程控制
2、人本管理趨勢
3、強調社會責任
課程目標2.2:通過學習以上管理理論,總結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軌跡。
三、東“道”西“器”的融合(60分鐘)
課程目標3:分別了解東西方哲學終極命題,明確兩者共同點和融合趨勢。
培訓方法3:講授、游戲、影視、有獎競答
(一)儒釋道三教交匯點
1儒家的仁愛泛愛、中庸和合
2道家的天人和諧、道法自然
3釋家的向善輪回、境由心生
課程目標3.1:通過闡述東方“重天”的文化傳統,重點提煉出“儒釋道”共同提倡的“為善、法上、善為”的人生觀;“修出世心與做入世事”統一的認識論;“尊崇群體、天人合一、以弱勝強、自強不息”的方法論
(二)東西方管理思想交匯點
1西方的人本主義與東方的仁愛思想
2西方的西方的尊重科學與東方的遵循天序
3西方的發展理論與東方的天人合一
課程目標3.2:通過分析西方“重我”的文化傳統,重點尋求東西方文化中“仁愛”與“人本”的統一;尋求東西方文化中“崇尚生命、尊崇個性、崇尚科技”與“強調責任、強調共性、追求和諧”的差異點,在現代社會的統一。
四 傳統元素的現代開掘(講座課300分鐘;訓練課600分鐘)
課程目標4:應用儒學、佛學、道學的主要思想,參照現代企業管理思想,對團隊建設進行規劃、設計和實踐。
培訓方法4:講授、團隊游戲、影視、有獎競答、情景訓練、小組討論
(一)“仁”與“企業愿景”
1三級愿景的描繪
2高效團隊的24種特征
3《團隊建設自測表》
課程目標4.1:了解彼得·圣吉“共同愿景理論”,并能運用創建學習型組織理論的基模,構建“團隊、班組、個人”三級愿景,為企業發展提供創建方向。
(二)“義”與職業品格塑造
1生理成熟度訓練
(1) 興奮與抑制強度、均衡性、靈活性測量
(2) 生理成熟度的兩個測試點介紹
(3) 測量工具的使用
2心理成熟度訓練
(1) 心智調節
(2) 自我超越
(3) 認知全面
3社會成熟度訓練
(1) 人與環境的和諧
(2) 人與人的和諧
(3) 人與心靈的和諧
4職業成熟度訓練
——主要內容見課程目標9
課程目標4.2:了解管理者“四個成熟度”的內容,合格標準,自我測量方法,開拓性提升管理經營者人文素養,為企業建設中注入“榜樣”力量(非管理人員班省略該部分)。
(三)“禮”與“質量控制程序”
1崗位分析——保證寫我所做
2職責義務——保證做我所寫
3編制工具——保證寫之質量
課程目標4.3:了解 “崗位職責控制程序、崗位(職務)標準、崗位工具”知識,并能根據“工藝化、標準化、工具化”的現代質量管理要求,指導“三化”設計,為企業發展提供制度支持。
(四)“和合”與“人和”
1職業忠誠——“羅文精神”與“潛在性崗位職責”解析
2合作雙贏——贊揚、理解、關愛、存異、授權等技巧
3溝通技巧——禮儀、行為、目光、手勢、動作、腳向、位置、距離
課程目標4.4:了解“創一流企業,做卓越員工“的基本職業要求,學習團隊合作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訓練掌握常用溝通技巧,減少人際摩擦,提高和諧度。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課程》
- 上一個:金字塔原理及應用——邏輯思維與有效表達
- 下一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版權聲明:此信息由注冊用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并提供版權證明,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