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國經濟:機遇與挑戰
【為什么學習本課程】
三個基本問題:
1.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下行壓力原因與趨勢
2.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及資源供給可持續
3.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變化
一個當前的直接問題:
新冠病疫情對于經濟的影響和分析
?【本課程學習目標】?
對于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新冠前、新冠后)
【課程主要內容】
一、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下滑的原因
1、中國經濟基數已經較大,繼續維持兩位數高速增長已經較困難;
2、為調整結構、轉換動能騰空間,用速度換結構;
3、政策制定和執行中存在著不盡人意之處;
4、經濟周期規律的影響;
5、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6、其他影響(地方債、金融、新冠肺炎、供應鏈)
2019年中國進出口貿易
2019年國際收支情況
2020年1-2月外貿情況
?
二、新冠的影響
與薩斯比較:SARS 進程
從2003年1月2日河源市上報非典型肺炎為起始點,非典的傳播以及防治整體分四大階段
?
三、新冠對中國與世界經的沖擊幾點分析:
1、短期與長期
2、總量與結構
3、存量與增量
4、供給與需求
5、現實與預期
6、政策與實施
?
四、宏觀的核心問題在需求
中國經濟的基本狀況:供>求產能利用率不高
中國工業體系尤其制造業強大
?
五、微觀的核心問題在供給在企業
核心骨干員工
上下游供應鏈
資金鏈
客戶鏈
存量重于增量:先生存后發展
?
?六、政策支持與幫扶
首先是財政政策上的減稅以及擴大政府投資規模, 二是增加貨幣發行和降息, 三是維持股市和債市穩定, 四是推進深化改革的措施。
重視中小企業的情況
刺激政策都是為了拉動整體經濟的增長,是向大型企業傾斜的。中小微企業更脆弱、也更難直接享受到刺激政策帶來的好處,因而它們需要更直接、力度更大的政府支持。
?
七、外部經濟環境
新冠的海外爆發對于世界經濟的巨大影響(石油、資本市場)
中美合作則世界經濟衰退
中美對立則世界會陷入經濟蕭條?
中方12月14日貿易協定的新聞公告
美方USTR的聲明
1979年,中美建交,美國定位:非結盟的友好國家;
?中美經貿關系近期進展
?中美技術戰的動態?
美國全面競爭對手的真實想法
歐中關系提法的變遷
經濟周期(注重中、長周期的影響)
短周期、中周期、建筑周期和長周期:
短周期又稱短波,平均長約為40個月。美國經濟學家基欽于1923年首次系統研究了這種周期,故又稱基欽周期。
中周期又稱中波,平均長度為8—10年左右。法國經濟學家朱格拉于1860年首次系統分析了這種周期,故又稱為朱格拉周期。
建筑周期,平均長度15-20年,是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提出,又稱庫茲涅茨周期(勞倫斯魔咒)。
長周期又稱長波,平均長度為40-60年左右,它往往包含6個中周期。它是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耶夫于1926年提出的,故又稱康德拉耶夫周期。
?
八、經濟平穩增長的應對之路
五個重點一個必須
必須消滅疫情
金融
基建
就業
供應鏈
全球變化
- 上一個:新常態下,企業經濟發展應如何適應?
- 下一個:外貿實戰運營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