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思維——問題分析與解決
結構化思維——問題分析與解決
結構化思維—問題分析與解決
【課程開發背景】
1.
傳統的職業人員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是靠個人的參悟,搞個人的學習能力,經過長時
間的工作經驗的積累,總結出所在行業的問題解決方案。
2.
人員能力不能復制,工作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千差萬別,是很多工作依靠能人效
應。
3.
工作交流中大家不能使用同一種語言,思維不能同頻,導致問題解決效率低下。
4. 問題解決方案制定出來,但是不能清晰地展示和高效的表達。
【課程適用群體】公司中高層、基層管理者,技術人員、一般管理人員等。
【課程特色】
5. 直接聯系學員的實際工作,明顯提高問題分析能力,提升解決問題效率。
6. 案例貫穿始終,講理論迅速融入實際操作。
7. 引導、講授與練習結合,直擊學員實際工作,學習內容更接地氣。
【課程結構】
8. 掌握三個能力
[pic]
9. 四個步驟
[pic]
【課程時長】1天(6-7小時)
【課程形式】引導、講授、視頻、練習、討論、模擬演練、角色扮演……
【課程收益】
10. 了解結構化的思維方式,掌握結構化思維的基本原則。
11. 培養結構化思維方式,學習如何有效進行問題分析。
12. 學會結構化演講,輕松應對即興演說。
13. 在問題分析和討論過程中使用工具進行分析和討論。
14. 在問題分析和討論過程時使用共同的語言進行交流和討論。
【課程大綱】
[pic]
一、何為結構化思維
[pic]
← 時長:1小時
← 收益:
1. 掌握東西方思維方式形成的過程、原因、差別以及現實的應用。
2. 認識結構化思維需要培養的三個能力。
3. 常見幾種思維方式的特點。
4. 結構化思維的四個重點步驟和環節。
← 課程實施形式:
1. 案例分析:如何“找針”?(團隊共創)
2. 講授幾種常見思維方式的不同。
3. 案例分析肯德基衛生間清潔表的奧妙之處。
[pic]
導入結構化思維概念,對比慣性思維、垂直思維的特點。
1. 什么是結構化思維
1) 東西方思維的差異
2) 結構化思維的三個能力
2. 不同的思維方式的差異
結構化思維的重點環節
練習:“找針”引發的思考,著重分析東西方思維差異。
練習:肯德基衛生間清潔表,初步了解結構化工具--表格的應用
[pic]
二、如何進行結構化思維分析
[pic]
時長:3.5小時
收益:
1. 掌握核心四原則。
2. 結構化方式的問題分析步驟。
3. 邏輯樹、魚骨圖、思維導圖、表格、報事貼、頭腦風暴等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課程實施形式:
15. 互動:數數游戲體驗以終為始的原則。
16. 互動:移動新產品推銷的邏輯樹圖分析,體會圖、表的優勢。
17. 團隊共創:“汽車過山洞”方案的集體研討、方案呈現、小組PK。
18. 綜合練習。
19. 討論、點評。
[pic]
只有充分掌握了結構化思維的核心步驟、環節,并且熟練使用相應工具,才能在工作中
合理應用。
1. 結構化思維的基本原則
2. 以終為始
3P原則:Purpose\Principle\Process
3. 分類原則:MECE
邏輯樹、魚骨圖、思維導圖
4. 20/80原則(明細關鍵)
報事貼
5. 重點分析原則(交叉分析)
表格、矩陣分析
練習:汽車過山洞——團隊共創,給出最完美方案。
[pic]
三、如何進行結構化表達
[pic]
時長:1.5小時
收益:
1. 掌握結構化表達的四個原則。
2. 語言與手勢的運用,增強演講效果。
3. 掌握請示、匯報的邏輯方法,提升溝通效果。
4. 熟練應用即興演講的六字口訣,排除當眾演講的恐懼。
課程實施形式:
? 案例分析:秘書如何向領導匯報?
? 團隊共創請示、匯報的結構。
? 分場景演練即興演講(開會、婚禮典禮、表彰大會等)。
? 綜合練習。
? 討論、點評。
[pic]
再好的方案也需要人去通過語言講解,如何能把事情說清楚?其實對于很多人是件挺難
的事情。
1. 結構化表達的基本原則
1) 自上而下
2) 層次清晰
3) 結構簡單
4) 重點突出
文字表達的四原則
1) 結論先行
2) 上下對應
3) 分類清楚
4) 排序邏輯
練習:
討論一:秘書向領導匯報
討論二:人大附中的作文
2. 公眾場合即興表達的竅門
六字方針:現在、過去、將來
練習:國家領導人的當眾講話結構
【課前作業要求】(開課前兩周完成)
主題及內容要求
? 閱讀《金字塔原理》一書。
? 找出所在團隊問題分析解決的痛點,舉例說明,不要概括,顆粒度要細。
?
撰寫要求:具體化、事實化、細節化、數字化、結構化、層次化、圖表化(盡力
為之)。
【課后作業要求】
找一個自己十分常見且熟悉的場景,模擬一次即興演講,最好能簡單畫出一個思維導
圖,將圖片發至同學群,大家參照學習。
- 上一個:思維導圖與實戰訓練
- 下一個:行動學習法體驗沙龍:決策管理難題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