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思維的職場應用
課程背景:
在職場當中,你的員工是否遇到過下面的情況:
下屬匯報工作:下屬說的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后領導還得補一句:“你到底想說啥?”
領導交代事情:領導講的口若懸河,下屬卻聽的一知半解。
項目決策分析:你腦袋里翻江倒海考慮各種因素,卻經常越想越亂,沒有頭緒。
? ?如何避免思維混亂、講話雜亂無章?
如何才能做到頭腦清晰、高效的傳達你的信息?
如何讓同一個職場中的人,都能統(tǒng)一標準,提升溝通效率?
依據(jù)麥肯錫經典書籍《金字塔原理》,結合職場溝通表達的具體場景,都老師開發(fā)了本課程。旨在快速提升職場人士在信息傳遞、人際溝通中效率和效果。
課程收益:
1.統(tǒng)一員工的思維方式和溝通方式,提升整體效率,降低溝通損耗。
2.提升員工對上、對下以及平級間溝通質量,營造良好的人際環(huán)境。
3.提升員工對外溝通能力,豎立公司正面形象。
4.掌握常見管理場景的結構化分析方法,提升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
教學目標:
1.學員可以運用結構化表達四步法,模擬完成一個工作匯報。
2.學員可以從一個表達混亂的表達中,快速梳理出其表達結構,并抓取出關鍵信息。
3.學員可以運用三段論法,快速設計一段三分鐘即興演講。
4.學員可以選取一個工作中常見場景,運用結構化表達方式,完成模擬演練。
5.學員可以選取一個問題分析的結構化模型,分析一個自己常見的問題場景。
課程時間:1天(6h)
授課對象:普通員工、中基層管理者
授課方式: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實戰(zhàn)演練、大量的游戲化互動
特別說明:此大綱為標準版,實施前會根據(jù)調研結果再出一個針對性的版本
課程大綱
引入篇:
一、職場溝通常見問題
1.觀點不明-缺要點
2.信息繁雜-缺邏輯
3.說服無力-缺依據(jù)
4.方式各異-缺效率
二、結構化思維的企業(yè)應用場景
1.工作匯報
2.任務布置
3.即興演講
4.同事溝通
5.抱怨處理
**講:永遠站在“對方的立場”
一、用“用戶思維”分析受眾
1.受眾是哪些人
2.受眾有哪些訴求
3.我如何滿足他們的訴求
二、制定溝通目標
1.以信息傳遞為目標-高效
2.以有效影響為目標-說服
第二講:結構化思維四要素
一、觀點先行-讓對方記得住
1.為每段內容概括出一個觀點
2.為每個觀點提煉出一個關鍵詞/句
二、上下對應-讓對方信得過
1.為每個觀點找到支撐論據(jù)
2.為每個論據(jù)概括一個關鍵詞/句
三、分類清晰-讓對方理的順
1.為不同觀點找共性
2.為同組觀點歸類別
四、邏輯遞進-讓對方知輕重
1.按重要程度排邏輯
2.按時間順序排邏輯
3.按組成要素排邏輯
第三講:職場中5種常見應用場景
一、工作匯報,如何快速講清楚?
1.PEP結構
1)P結論先行
2)E闡述理由
3)P重申結論
2.PRM結構
1)P問題闡述
2)R原因分析
3)M解決方案
二、領導說的有點亂,我該怎么辦?
1.識別觀點與事實
2.找到其對應關系
3.一句話概括核心要點
4.復述核心要點,澄清疑惑
三、怎么夸獎客戶/同事,并讓他欣然接受?
1.夸細節(jié)-夸出真誠感
2.問問題-轉移不適感
四、想批評下屬,怎樣讓他更好接受?
1.先夸優(yōu)點-卸防御
2.再說細節(jié)-豎真誠
3.提出期待-亮目的
五、客戶/同事抱怨,我該怎么辦?
1.情感同頻-緩情緒
2.詢問損失-表關注
3.補救措施-先止損
4.事后說理-守原則
第四講:分析問題時常用的結構化模型
一、深度與廣度兼具的二維坐標模型
1.橫坐標-廣度思考
2.縱坐標-深度思考
二、即興演講的三段論結構
1.Why-What-How式
2.平行元素式
3.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式
三、分類管理的矩陣模型
1.抽取**重要的兩個要素
2.組合成矩陣
四、其他經典的問題分析模型
1.金字塔模型
2.流程圖模型
3.冰山模型
五、自建的問題分析模型
1.為什么要建立模型
1)好理解
2)好記憶
3)好運用
2. 自建模型三步法
1)提取關鍵要素
2)找尋內部邏輯
3)搭配相似模型
- 上一個:點燃課堂--游戲化的教學活動設計
- 下一個:成為職場中的PPT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