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果汁大王成老賴,終于明白,什么是資本的可怕
“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一定凝視你。”這句出自德國哲學家尼采《善良的彼岸》一書中的名言,也不知何時開始流行。
改革開放后,資本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助推作用,?只不過并不是每次資本入局都有皆大歡喜的局面。
有多少創業者愛資本,就有多少企業家恨資本。
對于70歲的朱新禮來說,他曾一手創立了匯源果汁,也因資本的助力成為飲料龍頭,卻被資本市場拋棄,最后負債累累無力回天后被資本接盤,就連他自己也成為“老賴”。
現如今,30年的國民飲料品牌匯源果汁雖然還在,創始人朱新禮卻早就退出了董事會?,他究竟做了什么,為什么會落到這般田地?
也許把尼采名言里的“深淵”一詞換成“資本”,就能解釋這一切了。
把一家縣辦加工廠做成全國飲料巨頭,朱新禮只花了8年時間。他也走出了一條體制內官員下海經商的成功之路。
但想把匯源繼續做大的朱新禮很快感覺錢不夠用了。投資建廠、擴張招人、渠道銷售需要用的錢的地方多了去了。
這時被稱作做“股市第一強莊”的德隆集團向他拋來橄欖枝。當時的德隆在唐氏四兄弟的運作下,控股、參股企業達到200家,是個資產超1200億的金融和產業帝國。
德隆對匯源果汁一見傾心,朱新禮又要錢擴大生產,雙方一拍即合。
2001年,德隆出資5.1億現金持股51%,匯源集團以固定資產持股49%,共同組建了合資公司——北京匯源。
搭上德隆資本的大船,朱新禮便開始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投資建廠,收購了26個大型果汁生產基地,上馬了11條PET生產線,完成了在全國的布局,利潤也突破了2個億。
匯源與德隆的聯手算得上是天作之合,但高歌猛進之下卻早已暗流涌動。
2003年,德隆集團遭遇資金鏈危機,而此時德隆已經從匯源借走資金3.8億。?唐家老二唐萬平想要收購匯源集團所持的49%股份,借此來抬高自己旗下公司的股價。
唐萬新向朱新禮開出條件,愿意以七倍于合資公司年利潤的價格收購49%的股權。
但朱新禮并不甘心拱手他讓,他直接將了一軍,?要么你買我的49%,要么我買你的51%,以一個星期為限,誰拿得出現錢誰來買。
朱新禮的要求唐萬平答應得很爽快,因為通過德隆長期派駐匯源的財務人員,他斷定朱新禮肯定拿不出錢來。
朱新禮心里其實有筆賬,這兩年德隆已經陸續從合資公司中借走3.8億,早期組建合資公司時承諾支付的5.1億,至今還有2億左右沒有到賬。
如果以八億元收購價格算,如果自己能籌到2億,買下股權就沒有問題。于是,離開談判桌的朱新禮立馬向順義區相關領導匯報工作,求借2億回購股權的款項。
匯源在北京順義區已經落地10年,朱新禮跟當地的關系匪淺。第二天上午,兩個億救命錢就撥了過來。
而唐萬平當時也在浙江籌錢,沒想到剛回到上海的第二天就突發腦溢血,德隆系陣腳自亂。
當時德隆的資金鏈已經極其緊張,唐氏兄弟擔心如果匯源直接回購,會引發市場對德隆資金的擔心,所以找了中間方。
2003年5月,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發布公告,將其持有的北京匯源51%股權以5.3億的價格轉讓給湖北威陵。
2004年4月,德隆系資金鏈斷裂,一周時間,德隆系股票徹底崩盤。半年后,湖北威陵以收購價出讓匯源股權,其中50%,以5.2億元轉讓給了匯源公司,1%的股份以1040萬元轉讓給朱新禮,朱新禮重掌匯源大權。
在這一場與資本莊家德隆的博弈中,朱新禮成功趕走了強盜,卻他也打開了資本的魔盒。?這個潘多拉一旦打開,想要關上就太難了。
送走了德隆,朱新禮卻一點也沒有輕松。
當時匯源在果汁生產線改造、生產基地建設及投資巨大,擴張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匯源自身的造血能力。
之前德隆進入,讓朱新禮的融資容易許多。與德隆分手后,匯源馬上也面臨著了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但也正因為德隆的這一仗,讓朱新禮信心大增,?原來資本也是可以輕松駕馭的。
加上中國加入WTO,國際資本迫切想要在廣袤的中國上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內蒙古蒙牛就是成功案例。
2001年,蒙牛獲得摩根斯坦利投資,2004年6月,蒙牛就在香港成功上市,共計融資14億元。
而匯源作為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的龍頭,未來的想象空間更大。在2004年的12周年慶上,12家國際投行的負責人都趕來了。
但朱新禮此時并不著急上市,因為他還找到了新的合作者——臺灣統一。
在匯源成立的同一年,統一也進入了大陸市場。2001年,統一光“鮮橙多”有個單品就賣了10個億。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統一自然想要更進一步,2004年統一還想以1億美元全盤收購健力寶。
與匯源的合作被擺上了談判桌,最終雙方簽署了組建中國匯源的協議,在新的合資公司中,北京匯源集團利用固定資產出資占95%的股份,臺灣統一集團投資3030萬美元,取得匯源控股5%的股份。
但這場合作卻戛然而止。?因為按當時規定,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的總額不得超過其資本凈值的40%,統一此時大陸的各種投資已接近40%的上限。
處于對投資額度的分配,統一只能黯然退場,朱新禮只能再尋合作。
2006年7月,達能也在法國發布了達能將收購匯源22.18%股權份額的消息。與達能一起的還有美國華平投資團、荷蘭發展銀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
改善了資金窘境的朱新禮,此時此刻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市。
2007年,匯源果汁成功在香港上市,募資規模超過24億港元,成為當年港交所最大IPO。
匯源在2007年它還參與了另外一件大事: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飲料贊助商。
朱新禮由此結識了可口可樂CEO穆泰康,穆泰康希望收購匯源的果汁產品,為可口可樂在中國打開更大的市場。
而對于朱新禮來說,自己的機會更大。如果匯源可口可樂收購,他自己不僅能套現70億元,而且還能成為可口可樂在全球唯一的濃縮果汁提供商。
2008年9月,可口可樂宣布將以179.2億港元巨資收購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份。?這是可口可樂在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一筆收購計劃。
但消息一發出,輿論一片嘩然,國內反對之聲更是不絕于耳,一時間朱新禮被卷入了民族產業輿論漩渦。
在記者會上,朱新禮還特別委屈?“誰說賣了個企業就是賣國啊?”“企業確確實實要當兒子養,當豬賣。”
然而就在1個月之前,國家剛剛施行了《反壟斷法》,可口可樂收購匯源一下子撞上了“槍口”,?最終監管部門以違反《反壟斷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
但朱新禮認為并購是百分百會成功的,他也早早就做了安排。
在發起收購之前,朱新禮已經先后在安徽、山東及湖北等多個省份建設水果加工基地,僅兩個月就投資20億元。
他的計劃是進一步掌控上游水果加工業務,畢竟成為可口可樂全球供應商的誘惑力太大了。
同時他還對已經花了16年建立起來的銷售網絡進行大范圍裁員,畢竟一旦可口可樂收購之后,這些銷售銷售渠道就沒用了。
21個省級銷售經理離職,銷售人員從5000人減到了僅剩1160人。
自廢武功的匯源,收購不成,從此由盛轉衰,這也是朱新禮人生最大的一次滑鐵盧。
沒有了扎根一線的銷售鐵軍,原有的渠道被其他品牌搶占,?從2009年開始,匯源就一直沒能走出負債的泥淖。
從2009年-2011年,匯源的凈利潤幾乎回到了10年前。要不是每年還有2億多左右的政府補貼,上市公司匯源的凈利潤早就為爆負了。
朱新禮不得不出售資產回籠資金,從2013年到2015年,匯源總計賣掉了20家工廠。
但這樣下去并不辦法,朱新禮正式踏上了自救之路。
2014年,朱新禮通過德源資本投了30億元,參加了中石化銷售公司的混改,并占股0.84%。借此匯源的各種產品可以擺進中石化3萬多家遍布全國的“易捷便利店”。
這在當時是匯源不能錯過的好機會,但朱新禮也沒有想到,5年后自己會因為這樁投資而成為“老賴”。
隨著農夫山泉等一眾競爭對手的壓迫,到了2017年匯源負債已超過110億。而這些總負債中絕大部分又是通過銀行、融資租賃、公司債券等方式獲得, 一年利息5億都不一定夠。,而匯源一年的銷售額才不過50億左右。
等到了2018,朱新禮已經很缺錢了,昏招頻出。2018年4月,匯源果汁違規借貸42.75億元給北京匯源,?這筆貸款不僅沒有披露,也沒有簽訂協議,更沒有經過董事會的批準,就悄無聲息的將上市公司的錢轉到了非上市公司。
匯源果汁因此被港交所責令停牌,從此匯源在資本市場就跌入了萬丈深淵。
就連朱新禮自己也在資本的反噬下插翅難逃。
2019年12月,朱新禮作為有權代理人的中國德源資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億元人民幣資產遭凍結,而申請查封的正是朱新禮的債主招商銀行。
因為根據當時德源資本與中石化的銷售協議約定,在增資完成三年內,未經中石化書面同意,投資者不得轉讓或質押銷售公司股權;引資完成三年后,若銷售公司未實現上市,如果投資者要轉讓股權,中石化擁有優先購買權。
就在這次增資完成8個月后,因為一筆借款合同,德源資本將持有的2.4萬股中石化銷售公司股份質押給了招商銀行。5年過去,中石化銷售雖然已經改組為股份制公司,但仍未能完成上市計劃,德源資本持有的2.4萬股份也并沒有被中石化回購,而處于質押狀態。
2021年1月,停牌近三年的匯源果汁從港交所退市。作為大股東的朱新禮卻早已有心無力,并且他在1年前,就已經辭去了匯源董事長。
2021年7月,匯源被北京第一中級法院裁定進入重整程序。一年后,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財技施展后,來自哈爾濱的上市公司國中水務用8.5億元間接獲得了北京匯源18.89%股份。
主業為污水處理的國中水務公司遠在哈爾濱,過往業務與果汁飲料更不相干。
這背后如果說沒有資本的有意介入,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實上,資本對匯源果汁一直覬覦。
國中水務的實控人為59歲的姜照柏,目前擁有國中水務26.38%股權。
作為資本高手的姜照柏,從鵬欣地產開始發家,之后在香港和內地兩地資本市場縱橫捭闔,?目前擁有鵬都農牧、鵬欣資源、國中水務、潤中國際4家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已有“鵬欣系”的影子。
如果說匯源未來在國內上市,那么國中水務就是很好的殼資源。
從德隆到鵬欣,繞了一圈,資本再一次敲開了匯源的大門。?不過70歲的朱新禮已經沒有與資本抗衡的底牌了。
匯源果汁永遠還會有,但朱新禮作為創始人的榮光已經風水雨打,隨時間一起一去不返。
他曾是亞洲家電之王,卻在最巔峰時突然“消失”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中電科員工痛批領導強制加班
辭副部級官職,辦500多家公司,他用一生讓商人更有地位
“飼料大王”劉永好:從鵪鶉養殖到四川首富,30年屹立不倒
- 上一個:店務管理是美業的根
- 下一個:網點廳堂服務營銷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