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優講師官方網站!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13065025946

    儒墨道法之爭及其現代意義

    主講老師:王小雍 發布時間:2024-11-08

    培訓受眾:

    企事業單位職工培訓

    課程收益:

    掌握國學智慧精髓,提升人文素養。

    課程大綱:

    儒墨道法之爭及其現代意義
    1.
    · 從西周禮樂文明到西漢獨尊儒術
    · 諸子之學:王的智慧;諸史之學:王的業績

    2.
    · 內容提要
    · 總論:儒與儒學
    · 第一節:儒墨之爭;第二節:儒道之爭;第三節:儒法之爭
    · 結語:四家爭論的當代意義
    (九流十家)
    3
    · 儒與儒學
    · 總論
    · 1.說“儒”:《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
    · 《漢書?藝文志》:
    · 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為最高。

    4
    · 2.“宗師仲尼”
    · 2.1.殷人后裔的冷靜立場
    · 《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
    · 商末三位賢人:比干、箕子、微子啟。
    · 孔父嘉-華父督
    · “而丘也,殷人也”(《禮記?檀弓上》)

    5
    · 2.2西周禮樂之邦的文化熏陶
    · 周公“制禮作樂”后代封于魯
    · “周禮盡在魯矣。”(《左傳》昭公二年) 魯“猶秉周禮”(閔公元年)
    · 防叔-伯夏-叔梁紇-孔子
    · “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矣!”(《論語?述而》)

    6
    · 2.3 仁者:愛人
    · 樊(須,字子)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
    · “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于天下為仁”,(《陽貨》)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

    正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負面:“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仁,致中,依位
    “允執其中”
    中庸:達到主客觀善的極致。

    7
    · 2.4 克己復禮
    ·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

    8
    · 2.5孔門四科與儒學傳承
    ·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 政事:冉有、季路。
    · 言語:宰我、子貢。
    · 文學:子游、子夏。
    ·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 儒墨之爭
    第一節
    9
    · 1.說“墨”
    姓墨、刑墨、繩墨、色墨
    10
    · 1.1 墨子生平
    · 墨子,名翟,其先宋人,常居魯國;約生于孔子卒后十余年;卒于孟子生前十余年。

    11
    1.2 手工業階層代言者
    · 活躍的“士階層”
    · 統治者:諸侯、貴族、大夫、士
    · 平民:士、農、工、商
    · 奴隸
    · 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于賓萌,未敢求仕。
    · ——《呂氏春秋?高義》 貴物賤人(楚惠王)
    12
    · 1.3墨學的影響力
    · 《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 文以挑戰儒的世界:兼愛
    · 武以挑戰王的天下:非攻
    13
    · 2.仁愛-兼愛
    · 仁愛:性也。兼愛:圣也。
    · 《兼愛》篇:“亂何自起?起不相愛。”
    · 《貴義》篇:“萬事莫貴于義”


    14
    · 3.墨學“十大綱領”
    “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喜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務奪侵凌,則語之兼愛,非攻;故曰:擇務而從事焉”。 (《墨子?魯問》)
    · 天志、明鬼、尚同、尚賢、非樂、非命、節用、節葬,兼愛、非攻。
    15
    · 4.儒家的反擊
    · 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 ——《孟子?滕文公下》
    “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貍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滕文公上》

    16
    · 5.遙遠未知的征途
    · 莊子: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恐其不可以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天下》)

    · 儒道之爭
    · 第二節
    17
    · 1.老子萍蹤
    ·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18
    · 2.說“道”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章)
    混沌與創生。
    · 為學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亡為而亡不為。(楚簡本乙)

    19
    · 3.文化的反動
    · 第12章: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20
    · 4.莊子的“坐忘”
    ·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它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 “ 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后也。”(《大宗師》)

    21
    · 5.“孝”的境界
    · 《天運》云:
    · “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
    · “至仁無親”
    22
    · 6.相忘于江湖
    · 莊子說:“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大宗師》


    · 儒法之爭
    · 第三節
    · 23
    · 1:人性是個問題
    1.1孟子性善說(參見《告子》)
    孟子的性善論停留在人的社會屬性上,指出了文化的原生態功能。
    四端說
    · 24
    · 1.2荀子性惡論
    ·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 若夫目好色,耳好聽,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 ——《荀子?性惡》
    積學成圣、修禮而王。
    · 荀子的性惡觀,深入到了人的動物屬性。強調了文化的次生態功能。

    25
    · 2.“霸道”的理論家
    ·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云:
    ·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于黃、老。(《解老》、《喻老》)
    · 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

    26
    · 2.1仁愛論之批判
    · 故法之為道,前苦而長利;仁之為道,偷樂而后窮。圣人權其輕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棄仁人之相憐也。
    · ——《六犯 》

    27
    · 2.2復古論之批判
    今有構木鉆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于當今之世者,必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五蠹》)
    · 28
    · 2.3家天下之批判
    · 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為直于君而曲于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子暴子也。
    · 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仲尼以為孝,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而人主兼舉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五蠹》
    家天下,公天下;血緣解體后看到的景象。家國不兩立。
    29
    · 3.說“法”
    “法者,憲令著于官府,刑罰必于民心,賞存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韓非子?定法》)
    · · “先王勝其法,不聽其泣。”(《五蠹》)

    · 結語:儒墨道法之爭的價值
    ·· 30
    · 儒學關鍵詞
    · 仁:同情;義:公正;禮:秩序;智:權變;信:準則
    · · 儒墨之爭:私情與公理之爭;儒道之爭:群體與個人之爭;儒法之爭:教育與懲戒之爭
    文化重建中對接的通道。


    Tags:

    最新入駐

    彭曙光
    彭曙光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電子商務(微營銷)總裁班講師
    互聯網國際貿易電子商務
    王珍
    王珍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廈門大學 浙江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金融協會顧問講師
    領導力溝通技巧陽光心態
    石建勛
    石建勛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
    宏觀經濟金融
    趙芳
    趙芳
    微軟培訓專家
    信息安全
    張卓元
    張卓元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宏觀經濟
    樓宇烈
    樓宇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國學智慧
    楊宜勇
    楊宜勇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發改委
    人力資源
    楊群
    楊群
    某國際知名培訓機構禮儀總督導兼訓練師
    職業素養溝通技巧商務禮儀
    仝國棟
    仝國棟
    金融領域知名培訓師、EAP與管理學培訓師
    執行力人力資源MTP
    丁遠峙
    丁遠峙
    英國國際管理協會亞洲首席講師
    企業文化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youjizz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Processed in 0.098072 Second , 89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