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共生:HR與業務單元協同及價值提升之道
◆ 課程特點:
ü?本課程脫胎于何欣老師在萬達、華潤、碧桂園、平安、家樂福五家世界五百強擔任職能部門總經理、區域副總經理、企業大學院長的多重管理經驗,課程中所有觀點、案例均為講師本人集合不同行業經驗、人力資源發展趨勢親身經歷總結,獲得了多家500強企業高管的認可,對業務產生了積極推動。
ü?篇章涵蓋人力資源與業務協同、打造有價值的人力資源工作的一系列創新思維,圍繞“道、法、術、例”,精心總結了多個標桿企業操作案例,是一門極其務實、創新的人資思維開拓課程。
?
u?課程時長:兩天(具體根據需求可靈活調整)
u?課程對象:人力資源及職能管理者、分管人力資源的管理團隊成員
?
u?課程綱要:
第一單元:戰略性思考——從戰略及業務視角建構人力資源工作(職責)
2?大集合:業務單元與人力資源協同槽點語錄
2?基本觀點: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部(沒有最好的人力資源管理,只有最適合的人力資源)
2?職業經理人在公司需要管理的三項資源
2?以終為始:如何從最終目標解讀人力資源工作?
2?戰略定位:人力資源六大模塊關聯關系與終極目標
2?如何思考人力資源與戰略、運營的承接關系——業務與人才的雙維度(全盤認知)
2?技能卡片、業務與人才的雙維度
2?起點模型、“招培借留”的基本邏輯
2?Model2、我們如何為組織賦能?
2?案例:組織賦能的四個方向
2?觀點:戰略、業務視角下的人力資源工作
?
第二單元:雙P模型——人力資源工作新起點(分工)
2?X企業協同案例(平臺與選手工作的區別)
2?雙P模型拆解:人力資源工作新起點
2?全盤思考:如何以“雙P模型”劃分人力與業務的工作出發點?
2?建議:人力資源工作的協同落地的專業細項
2?觀點:業務管理者與人力資源部門的交互作用
?
第三單元:三種角色——人力資源基于戰略與業務的定位(角色)
2?問題:人力資源部在業務團隊面前的角色是什么
2?HR基于戰略與業務的三種角色定位
2?案例:我們如何理解“政委”這一角色
2?案例:拔了翅膀的鳥
2?案例:X企業的政委機制
2?作用于反作用:政委與業務經理什么關系?
2?政委與傳統人力資源
2?政委核心能力都是那些?
2?政委體系適合什么樣的公司
2?對“政委”的三種常見管控模式
2?延伸:對HR三支柱的思考
?
第四單元:懂業務:提升業務理解,成為價值導向型業務伙伴
2?三懂——對“業務伙伴”的三項素質要求
2?觀點:什么叫人力資源“懂業務”
2?問題:人力資源有哪些了解業務的渠道?
2?“懂業務”的三個關注點
2?圖表:專業導向VS動機導向的差異化模型(結合案例)
2?觀點:兼具專業性與動機導向的“管理建議”
2?觀點:平衡專業上的快與慢
2?案例——極端加速法:讓人才跟上組織的步伐
2?極端加速法的前段思考:扶上馬、送一程
2?極端加速法的后段思考:學中干、干中學
2?內外平衡——某企業負責人遇到的問題
2?快慢結合——HR專業行為的實施節奏
2?無利不起早:如何找到有效的價值(語言)切入點?
2?無利不起早:我如何從業務視角解讀人力資源工作
2?觀點:人力資源是一種管理工具,而非一個部門
?
第五單元、懂組織:建立經營意識,通過協同與數據推動價值
2?“懂組織”的三個關注點
2?案例:變業務對人才的推力,為人才對業務的拉力
2?四選一:關于協同障礙的本質:
2?案例:一個優秀的HR推動案例
2?案例:如果是你,你怎么做?
2?圖表:組織內部協同的“六大工具圖”
2?通過“客戶觸點”思考工作場景:如何能使工作做得更好
2?重要技巧:在今后的工作里,同步設計出“管理者通道”
2?“懂組織”的第三個關注點,則是“凡提出問題者,必附帶建議”
2?我眼中的人力資源數據的“三張表”
2?CRE——人力資源數據的“三張表”
?
第六單元、懂人性:專業導向+動機導向,工作協同+情感協同
2?協同工作的四類關系、兩大維度(工作類協同、情感類協同)
2?思考點:對協同背景的分析
2?處理好資源有限下的分配問題
?
第七單元、藍天之上:管理者承諾與價值交換系統的建設
2?提示、藍天之上(關于協同獲取組織動力的兩項工具)
2?場景:小王不來了
2?場景:“小王不來了”的五種錯誤處理方法
2?技巧:“管理者承諾”的四項應用及關注點
2?技巧:“價值交換系統”的基本邏輯
2?反求諸己:我如何使用價值交換系統
2?全盤視角:HR與業務部門有效聯動的九大方式
2?與大家共勉:人力資源工作的價值=HR實施人力資源的專業度*管理者承諾
- 上一個:HR與業務單元協同及價值提升之道
- 下一個:人效攻略:控本提效與賦能增效系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