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實戰
供應鏈實戰
一、為何要學習該課程?
1,忽視供應鏈管理,易導致如下一系列問題(胡松評總結):
1.1總經理里里外外忙活了數年,可帳上沒錢,庫存卻一大堆;
1.2財務部看著銷售欠款和壞帳越來越多,卻無能為力;
1.3生產部面對接二連三催單,卻無法確定何時能交貨;
1.4市場部吃不準物流成本到底占銷售成本百分之多少;
1.5采購部下單時無法掌控庫存量和銷售及生產的變化量;
1.6銷售部搞不清到底哪些訂單能如期完成,哪些只能置后;
1.7倉儲運輸部門更是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橫豎不是人;
1.8計劃部常說計劃不如變化,用盡預測法仍難把準市場脈搏;
1.9研發部盡心竭力開發出來的新品卻很快成了滯銷品沉戈倉庫;
1.10品牌管理部門罵完所有部門,最后仍不知問題到底出在何處;
1.11售后服務部面對供應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常被問得啞口無言;
1.12人力資源部試圖去管理各專業部門的作業績效卻常無功而返;
1.13信息技術部面對企業內外部信息孤島和IT黑洞只能望錢興嘆
1.14外協加工的執行情況和材料耗用信息常是一再催促下姍姍來遲;
1.15供應商時而質量不穩定時而送貨不及時,常令采購員夜不成寐;
1.16外包運輸成本固然低些但時而因拼車時而因超載而耽誤交貨期;
1.17好不容易定下來的采購加工外協計劃卻被一些插單給打亂了;
1.18對倉儲資源的投資與日俱增卻仍無法改變斷貨和積壓的并存;
1.19緊急采購后卻突然發現倉庫的某個角落里積壓有大量該物品;
1.20入庫單出庫單發料單領料單退料單換貨單報單滿天飛找不到;
1.21財務倉儲銷售采購部門整天對帳,但誰也說不清所以然……
2,“若你不具備供應鏈競爭優勢,就別參加市場競爭”(杰克韋爾奇)
3,“一只手抓住了用戶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了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全球供應鏈,把這兩種能力結合起來,這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張瑞敏)
4,“供應鏈管理是第三種商務新知識”.(胡松評)
“以傳統MBA為核心的知識體系和以IT為平臺的現代知識框架,都無法保證你能在將來市場競爭中勝出,因為未來不是今天簡單的線性延續,很難預測,而是由你自己去創造出一個最適合你核心業務的供應網絡,這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胡松評博士
5,學習供應鏈管理的八大理由―――胡松評博士
?使自己更好地適應新的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
?進一步增強企業利用新技術的彈性以強化競爭力;
?利用供應網絡,便于企業迅速進入新的相關領域;
?使企業跟上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強的供應管理新步伐;
?使企業更好地適應信息滲透不斷加劇的新的客觀要求;
?使職業經理人在百忙中能注意到競爭的新態勢:SCM;
?使職業經理人能結合實踐,全面了解供應鏈的新知識;
?使職業經理人能將七大核心理念應用到市場競爭中。
二、課程目標與對象:
A,課程目標: 該課程有助于促進營銷/計劃/研發/采購/生產/庫存/物流/財務/人事等部門之間和供應商/制造商/外協廠/經銷商與物流商之間的高效合作(即供應鏈內外部網絡協作).
B,課程對象: 制造業/零售業/批發貿易等服務業各部門高級經理.
三、課程內容概要:
涉及如下七大內容(每次講課都會有適當更新調整,以講課時為準):
供應鏈的三流合一(附有相關統計和調研數據分析)
供應鏈的三大支柱(附有相關統計和調研數據分析)
供應鏈的七大理念(附有相關統計和調研數據分析)
供應鏈的十大原則(附有相關統計和調研數據分析)
供應鏈運營14大工具(附有供應商考評實用表單和物流等數據)
供應鏈流程虛擬化與核心價值(附有相關統計和調研數據分析)
中外供應鏈管理標桿(26家企業代表)(附案例討論和課堂作業)
四、詳細大綱(每次講課都會有適當更新調整,以講課時為準)::
1,為何要談供應鏈?
1.1 何謂供應鏈?
1.2 為何要供應鏈管理?
1.3 供應鏈管理前沿趨勢
1.4 中外企業家論供應鏈
總結提問
何謂和為何要供應鏈管理?
什么是21世紀競爭新模式?
您怎樣理解:
?市場細分與專業服務
?研發對路與個性網絡
2,供應鏈流程信息化
…………
以下略,具體內容備索:010--62863354
總結提問:
您會用哪些參數定義您的核心競爭力?
虛擬化有何戰略意義?
虛擬化有何現實困惑?
虛擬化有何相應對策?
供應鏈管理有哪些原則?
4,中外供應鏈管理標桿
4.1 全球十大行業供應鏈代表
4.2 全球十大物流商競爭優勢
4.3 國內具競爭力的六大物流商
總結提問:
全球有哪十大行業供應鏈代表?
全球有哪十大具競爭力的物流商?
國內有哪六大具競爭力的物流商?
結語提問
您從該課程中獲得了哪些新信息?
您能用上哪些理念原則和工具?
您將如何突出您的核心價值?
課后您還會做SWOT分析嗎?
您將標桿哪些代表?Why?
- 上一個:全程供應鏈戰略管理內訓
- 下一個:“贏”在庫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