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財融合下的成本管控
《業財融合下的成本管控》
《業財融合下的成本管控》
主講:楊冬敏
【課程背景】
成本控制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如今的買方市場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最終體現在成本控制上,成本控制好的企業能更好地利用價格優勢擊敗市場競爭者,從而不斷取得要素積聚,形成更強的企業發展動能,從而帶來效益的提升。
在運營過程中,定價格、測毛利都離不開正確的成本核算與處理方法,因此在成本管控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成本核算工具為決策提供支持,是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而在成本控制的過程中,由于缺少方法和措施,企業常常會面臨以下問題:
弄不清企業有哪些成本問題,不知道如何梳理,成本管控只是堵漏洞;
賬算不清,財務提供的成本數據不是使用者想要的;
生產部門不了解保本點、保利點,導致盲目擴產;
虧損訂單能不能接?業務只能靠經驗自行估計;
成本管控到底是財務的事情還是生產的事情,權責不清相互推諉;
這些基于成本控制的問題往往困擾著企業運營,也是各級管理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
本課程通過梳理企業存在的普遍現象,直擊關鍵疼點,利用系統的方法幫助企業以“業財融合”的理念,分析成本管控和決策問題,同時用全面預算的工具達成各部門協同,促進企業戰略的落地。
楊老師解決了許多類似課程只講理論、缺乏實戰經驗、缺少工具方法的不足,在結合自身幾十年不同行業、企業及管理崗位實踐經驗基礎上,采取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模式,讓學員既掌握理論知識,也掌握實操工具,達到學之即用的良好效果。
【課程收益】
了解成本在不同環節的多維度性態
建立財務人員“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思維
掌握不同決策情境下的分析工具選擇
學會全面預算的場景應用
【課程特色】經驗凝結,授人以漁;內容科學,邏輯清晰;理實交融,拓寬視野
【課程對象】中層管理人員、成本管控人員、各級財務人員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引言:產品競爭,企業憑什么在市場上立足?
現象及思考:成本管理對生存的影響
一、成本控制概述
1、什么是成本
零和博弈的游戲?
打造共生生態圈?
2、企業常見的十大成本問題
成本是省出來還是管出來?
3、從戰略角度看成本問題形成的四大根源
4、企業為什么要進行成本控制
利潤表的分析
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案例:增加銷量和降低成本對利潤不同影響的比較
5、成本控制的四大方法
PDCA的閉環
6、控制目標實現的路徑
成本的相對性
對標-與標桿找差距
7、成本管理人員的三項修煉
討論:企業如何解決成本管理中的困惑
二、成本戰略達成的體系保障
1、建立人力資源政策體系
招聘體系
培訓體系
激勵體系
2、建立制度流程體系
3、建立成本費用預算體系
全面預算的“三全”
4、建立成本標準
制定成本定額
制定材料BOM
標準成本
5、建立成本控制標準體系
6、建立成本考核體系 –
成本考核到責任部門
成本超支就處罰、節約就獎勵科學嗎
成本考核倒逼管理手段跟進
討論:全面預算管理是戰略落地的工具之一
三、成本各環節的控制措施
1、建立供應鏈生態圈
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自建、并購與戰略聯盟
信息共享平臺與戰略協同
案例:牛鞭效應帶來的思考
2、設計環節所決定的產品成本
研發的客戶導向
產品成本是可以設計的
價值與價格在產品中的體現
案例:木桶的長板就是可節約的成本
3、如何解決原材料成本問題
供應商管理四步法
降低成本的幾種采購方式
供應商成本談判的六步法
價格談判背后的成本分析
物流與庫存成本管理
思考:如何處理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供應鏈成本上升問題?
4、生產環節成本控制措施
冰山下的成本-生產過程中忽略的效率成本
降低效率成本的七大對策
如何設計工人計件工資和勞動效率
降低質量成本的五大措施 - 成本與質量的權衡
降低短缺成本的措施
控制制造費用的四大措施
思考:非核心業務外包能否降低成本
討論:如何贏在供應鏈?
四、成本核算與分析
1、財務的成本之惑
困惑1:成本核算的數據,老板認為不準確,問題在哪里?
困惑2:財務不知道產品結構是否需要調整、成本問題的真正根源在哪里?
案例:核算方法不準確導致產品價格決策失誤
完全成本法之外的成本多維度認識
管理會計的應用
財務人員成本管控的多向思維能力
案例:報表以外的隱形成本
思考: 財務人員在企業的定位與作用
2、成本核算
成本會計的基本要求
成本核算的數據準備
成本核算的八大方法 – 如何選擇
產品成本核算中的分攤
討論:產品單位成本分配表
3、成本分析流程
整體分析
分項分析
原因解析
討論:成本分析報告
4、成本分析改進的建議和措施
角色定位
成本月度會議如何開
討論:誰來為各部門成本考核的設定目標?
討論:降成本是哪個部門的職責?核算與分析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五、財務的管理會計思維
1、決策的成本工具運用
制造成本法
變動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
思考:各種方法計算的成本差異及原因
2、固定成本對保本點和利潤的影響
3、多品種情況下如何確定產品保本點
案例:F公司如何計算保本、盈利點
4、激烈競爭條件下的成本定價決策
案例:F公司利用作業成本法精確提供成本數據
5、作業成本法適用條件
6、虧損訂單到底能不能接
案例:老王分辨虧損訂單是否能接的方法
訂單飽和情況下
訂單不飽和情況下
7、配件是選擇自己加工還是外協
討論:F公司的一批配件需要外協嗎?
有加工設備且閑置
有加工設備且可以代工
沒有多余加工能力
8、利用成本進行決策需要掌握的四個步驟
六、企業戰略落地的工具
1、全面預算的體系框架
2、三大系列支撐
3、不同場景下的預算方法
固定/彈性
增量/零基
定期/滾動
思考互動: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還要不要做預算
案例分析:華為的預算執行原則
5、戰略地圖的四層次分解
6、基于全面預算的績效激勵
七、
討論輸出:業財融合下降本增效行動方案
- 上一個:業財融合-數字化時代的必然
- 下一個:財務BP為企業增效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