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是并行的
主講老師:屠新泉 發布時間:2024-12-14
5月20日,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期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教授屠新泉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到了如何理解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產業鏈外遷現象。
關于產業轉移,屠新泉表示,一方面,它是一直在發生的現象,是一個市場經濟的規律,因為資本總是往成本最低的地方去轉移,“過去中國承接很多加工貿易,就是在承接別人的產業轉移?!?/p>
另一方面,看到轉移的同時也要看到升級,兩者是并行的過程,因為一國的要素稟賦適合更高級的產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相應的原有要素稟賦所適應的產業就需要調整并轉移到其他的國家和區域。從我國目前的產業鏈轉移情況看即是如此,總體上向外轉移的是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比較多一些。
“當然因為中國的特殊性在于我們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國土比較遼闊、人口規模也非常大,所以我們希望盡可能減緩這種轉移,以免對國內尤其是就業造成沖擊,對一些地方的經濟發展造成沖擊?!蓖佬氯f,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從過去的經驗看,中國的產業轉移已經是比較慢的,一般而言,當一個國家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產業階段10至20年左右就差不多要進行產業轉移,但中國的產業鏈經過大概40年左右才開始出現比較成規模的轉移。
屠新泉指出,從外貿角度看,中國的地位正在發生變化——從過去是最終消費品的主要出口國,現在越來越成為中間品的最大出口國。比如,現在中國和越南、印度之間的產業鏈關系是“我們在中上游、他們在中下游”,形成梯度的合作關系,中國成為其中間品主要供應國。甚至包括韓國,“長期韓國對我們有很大的貿易順差,但今年一季度我們對韓國有貿易順差。”
Tags:
外貿
版權聲明:此信息由注冊用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并提供版權證明,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