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標桿學增長--奮斗者文化與績效管理
學習形式:授課 案例分析 現場答疑
課程收益:
1、了解企業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模型,了解標桿企業核心價值和發展歷程及價值管理的落地;
2、啟發管理者思考如何在組織中利用文化推動業務成功;
3、學習組織績效方案設計,將組織績效與獎金包強關聯,牽引掙錢而不是分錢;
4、學習標桿企業人力資源體系,從優秀的管理中獲得企業利潤;
5、掌握合理地把創造的價值分配給“奮斗者”的方法,并保持“長期奮斗”;
6、學習標桿企業頂層架構設計,通過完善的架構助企業基業長青。
企業常見問題
1、只有物質激勵,沒有精神激勵,單純的雇傭制關系,很容易被競爭對手高薪挖走;
2、老板只是一味地傳播文化來影響中高層。無共識、無討論,難影響員工,無法快速同頻共進;
3、文化梳理不清晰,如同無頭蒼蠅,東榔頭西棒子,找不準核心定位;
4、主張個人績效而非組織績效,非組織作戰,更多是靠英雄;
5、沒有牽引火車頭,績效考核都一樣,沒有做到“以奮斗者為本”;
6、業務部門跟公司博弈,導致目標下不去,只有目標,沒有策略。
課程邏輯
課程大綱
一.管理理念大碰撞
1)標桿企業基本假設(底層邏輯)
1)錯誤的假設,導致錯誤的結果
2)方向大致正確,組織充滿活力
3)多少大公司倒在方向大致不正確的路上
4)人力資本增值優于財務資本增值:優先投、舍得投、連續投
5)激發組織和個體活力的標桿企業四大機制
?◇ 激勵機制:推動力
?◇ 牽引機制:拉力
?◇ 競爭與淘汰機制:壓力
?◇ 約束機制:控制力
6)不同企業在激發活力方面各顯神通
7)案例:標桿企業作戰單元組織、崗位職責、運作、激勵
8)德魯克:管理是激發和釋放每一個人的善意
9)構建利益共同體切蛋糕:正確評價價值
二.做大蛋糕:聚焦創造價值的績效管理
1)全力創造價值,正確評價價值,合理分配價值
2)誰創造了價值?
3)激活各種價值創造的要素
4)拷問
5)案例分析
6)企業普遍面臨的成長之痛
7)大績效管理
A. 績效管理首先要有高績效文化
?◇ 文化的位置
?◇ 標桿企業核心價值觀
?◇ 標桿企業的狼文化
?◇ 狼團隊觀察
?◇ 標桿企業的奮斗文化
?◇ 標桿企業的勝利文化
?◇ 標桿企業的變革文化
?◇ 標桿企業的傻文化
?◇ 標桿企業的灰度文化
B. 商業模式是經營的邏輯,手機商業模式:1 8 N
?◇ 二十二個利潤模式,描述了如何獲取高于平均的利潤
?◇ 拼多多商業模式
C. 戰略是經營的過程
?◇ 偉大企業的成長路徑
?◇ 業務組合:鍋里有飯,倉里有米,田里有稻
?◇ 通過戰略解碼,將戰略目標納入組織績效目標及高管PBC
?◇ 標桿企業績效管理協同戰略到執行
D. 標桿企業認可的績效:是專注于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力量
?◇ 示例:機會管理
?◇ 示例:衡量經營要素的KPIs
?◇ 績效到底應關注結果還是過程?結果論、過程論、潛能論之爭
?◇ 三個變量構成了績效的演進
?◇ 標桿企業認可的績效:責任結果導向
?◇ “犯人船理論”對績效管理的啟示?
?◇ 討論:怎么考核灑水車的績效?
8)績效是算出來的嗎?
9)績效管理究竟是用來干什么的?
10)績效考核是裁判,績效管理是教練
11)績效管理導向
三. 切對蛋糕:正確評價價值
1)績效考核的困惑與挑戰
2)績效考核的孔雀效應
3)績效管理的對象
4)績效管理的端到端閉環
5)組織績效定義及目的
?◇ 目標管理這一概念具有天文學家哥白尼“日心說” 般的突破性效能
?◇ 組織績效首先要清晰組織的責任中心定位
?◇ 典型部門的獨特價值定位
?◇ 案例:人力資源部應該做的價值貢獻是什么?
?◇ 討論:本企業的典型組織是什么責任中心,其管理者的角色認知
?◇ 組織績效管理總體要求
?◇ 平衡記分卡:組織績效管理工具
?◇ 戰略衡量的關鍵指標——KPI
?◇ 組織績效:有效支撐公司戰略的層層落實和實現組織間的協同運作
?◇ KPI聚焦核心戰略訴求
?◇ 組織績效指標解碼
?◇ 設計KPI評分規則
?◇ 組織績效考核要點
?◇ 不同業務發展階段的KPI設計
?◇ 績效管理的意義在于牽引員工共創未來而非止步現在
?◇ 組織KPI要強化長期戰略目標考核牽引
?◇ 舉例:戰略衡量指標與責任矩陣
?◇ 案例:萬科平衡計分卡
?◇ 組織績效結果的應用
6)組織績效目標的達成需個人績效目標的有效承接
?◇ 什么是個人績效?
?◇ 個人績效考評: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
?◇ 個人考核PBC案例
?◇ 績效考評:考為主,評為輔
?◇ 面向不同對象,績效管理機制應該如何適配?
?◇ 高管考核:聚焦中長期戰略目標,加入戰略導入環節
?◇ 專業員工與管理者:倡導“賽馬機制”,實行相對評價
?◇ 作業類員工:實行絕對考核
?◇ GE對最優秀員工制定專門人才保留計劃,并持續淘汰不合格員工
?◇ 區分可能會讓后10%的離開,不區分可能會讓前10%的優秀員工離開
?◇ 績效評價等級標準定義參考
?◇ “俄羅斯套娃”式管理,是滋生“躺銀階層”之根源
?◇ 個人考核結果應用
7)績效管理誤區
四.切對蛋糕:合理分配價值
1)激勵因素差異化拷問
2)華為不同群體的需求不同
3)在我們身邊,曾發生過這些讓人遺憾的現象……
4)在我們身邊,也有這些讓人溫暖的小事兒……
5)我們可能還不知道的員工心聲……
6)傳統激勵是高成本的,且較難持續
7)激勵經典理論: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8)激勵經典理論: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
9)新的激勵模式,更關注內在的動機
10)員工要一份事業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
11)構建利益共同體
12)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桶漿糊粘接世界智慧
13)價值分配向奮斗者、貢獻者傾斜,不能導向福利制度
14)分錢由“授予制”改為“獲取分享制”
15)物質激勵必須和非物質激勵相結合
16)有效激勵的 TRUST 原則
17)物質激勵強化外在牽引力
?◇ 華為員工薪酬構成
?◇ 工資性薪酬包管控
?◇ 獎金的生成及分配管理機制
?◇ 華為的虛擬股權操作辦法
?◇ 華為的TUP激勵計劃
18)非物質激勵激發內在動力,用“?”激勵
?◇ 愿景激勵
?◇ 危機激勵
?◇ 賽馬機制:給領頭狼加滿油
?◇ 通過高級干部的流動使組織的負熵持續大于正熵
?◇ 對干部給予更多的成長激勵
?◇ 內在動機激勵
?◇ 學習激勵: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 激勵因素差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