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智慧--幫助企業管理人員運用國學智慧經營好家庭關系
【課程對象】管理人員、職場精英
【課程時間】6小時/天
【課程背景】
齊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搖籃,也是社會的基本單位。《禮記·禮運》曰:“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人生智慧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重構其核心價值體系,通過古為今用來啟迪智慧,修煉心靈,用平和、寧靜、智慧、圓融、豁達、從容的心態為人處事。
很多企業管理人員都在繁忙的工作重壓之下,渴望和睦的家庭關系,但現實是緊張的家庭關系造成了更大壓力,想改善卻又無從下手。多少人為了子女的教育操碎了心,不惜花費重金,可親子關系卻劍拔弩張,有的人則是婚姻關系的不和諧導致諸事不順,毫無幸福可言。人生的第一大要義是修身,第二大要義是齊家,很多人理解齊家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錯!齊家本身就是人生最重大的任務。
治國而生國學思想中包含了大量的治國安邦,用人謀事的智慧。本課程站在生命、心性的高度,以幫助學員運用國學智慧經營好家庭關系為目標,引導學員了解和把握社會人倫秩序的規律,宇宙自然的規律,以及調伏自心的規律,解決經營家庭關系中的現實問題,諸如夫妻關系緊張、親子關系緊張、跨代溝通困難等。課程內容突破只講理論不講工具方法的瓶頸,通過大量案例真實還原家庭關系的現實環境,用發生在學員身邊的實際案例分析國學智慧的應用,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幫助學員一解惑、二看清、三應用,真正幫助管理者實現家和萬事興的目標。
【課程收益】
- 了解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的原理,懂得修身原則
- 了解夫婦和睦相處之道,懂得各司其職
- 了解古圣先賢教子之道,對比與現代教育的區別
- 了解古圣先賢孝親之道,從中獲得與父母溝通的啟發
【課程特色】用國學思想詮釋齊家智慧,結合心理學,可操作性強,案例接地氣,內容深刻頓悟
【課程對象】管理人員、職場精英
【課程時間】6小時/天
【課程大綱】
一、修身篇
1.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2.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5.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 案例:二孩家庭如有所偏向,被忽視的那個孩子心理創傷會比較大
- 深入解讀:修養自身的關鍵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先正己然后正人。
二、夫婦篇
1.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2.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再警之。如春風解凍,如和氣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3.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治天下,首正人倫;正人倫,首正夫婦;正夫婦,首重女德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6.男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女八德:孝順和睦慈良貞靜
- 案例:夫婦有別非常強調內外有別,各司其責,現在這種平衡經常被打破,一言堂或爭奪話語權
- 深入解讀:男人以身作則,帶領家里的每一個成員,端正自己,做表率、模范,家庭內就會尊卑有序:子女敬重父親,妻子以夫為榮。女人婦德、婦言、婦功、婦容。男人莫做三夫:暴夫、冷夫、懦夫;女人莫做三婦:悍婦、盲婦、弱婦
三、父子篇
1.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縱做到極處,俱是合當如此,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頭。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2.教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凈田中下一不凈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禾矣
3.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宰相之基礎。此時若火力不到,陶鑄不純,他日涉世立朝,終難成個令器
4.慈如深海,威如泰山,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5.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
6.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歲,可省笞罰
- 案例:梁啟超一門三院士,九子皆龍鳳的教子故事
- 深入解讀:中國古人非常注重家風、家教,注重對子女的德性培養,以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向道、向善等理念正面引導,“重德修身”成為各家家訓的核心內容。
四、父母篇
1.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2.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3.孝為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
4.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5.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6.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 案例:某人與父母溝通有障礙,想要在觀點上完全說服他們,矛盾難以解決。
- 深入解讀:有深愛,必有和氣,有和氣,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 上一個:國學中的領導智慧—石家莊講師
- 下一個:風雨彩虹鏗鏘玫瑰--職場女性六大核心成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