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瑪在質量管理中的實施與應用研修班
主講老師:徐志堅 發布時間:2024-04-11
六西格瑪在質量管理中的實施與應用研修班
徐志堅老師(8天)
課程背景
本課程主要闡述以下主題:
1.通過介紹六西格瑪(SIXSIGMA),對六西格瑪的步驟(D-M-A-I-C)進行詳細的講解。
2.通過案例解析每個步驟所用到的品質工具,同時從經營者的角度闡述質量項目管理的理論,讓學員掌握團隊管理、進度管理和成本績效管理的方法。
3.通過多個成功的案例解析SIXSIGMA的基本內容和相關分析技能,讓學員能真正的綜合應用工具,系統的分析和解決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同時指導其他同事工作,從而提升公司的品質管理水平。
課程收益
1.幫助學員了解熟悉六西格瑪的發展歷史及內涵
2.幫助學員掌握SIXSIGMA的具體步驟及各階段核心工具的應用
3.幫助學員掌握品質工具(PPAP,DOE,FMEA,MSA,SPC,統計理論等)
4.幫助學員靈活應用項目管理理論對六西格瑪改善項目進行管理和控制
5.幫助學員從經營者的角度指導團隊成員進行分析和改進項目
課程對象
1.品質部高層管理人員及公司體系的高級主管
2.研發部經理以上主管
3.項目部經理以上主管
4.生產部經理以上主管
5.其他的感興趣高級管理人員
培訓形式
【激情授課】充分調動學員興趣,打造高效課堂
【情境體驗】實戰演練培訓內容,有效內化所學知識
【小組討論】互相交流總結,促進提高,實現共同成長
【案例分享】大量實戰案例分享,學習先進經驗,拓寬學員視野
課程大綱
第一章 接觸SIXSIGMA,超越自己
一、六西格瑪基礎知識及概述
1.6SIXSIGMA的相關概念及術語
2.6SIXSIGMA發展歷史及特點
3.6SIXSIGMA應用帶來的價值分享
4.6SIXSIGMA不同等級對應品質成本的關系
5.6SIXSIGMA分析十六步驟
二、MINITAB使用技巧
1.MINITAB操作界面介紹
2.MINITAB關鍵命令介紹
3.MINITAB高級實用技巧介紹
4.MINITAB在品質工具方面的應用
三、質量項目管理
1.質量項目的團隊建設及管理
2.質量項目的時間進度管理和控制
3.質量項目的績效管理和控制
4.激勵管理和變革管理
第二章 六西格瑪分析Define段-定義問題,確定問題
第一步:選擇和確定項目
1.矩陣圖
矩陣圖使用的時機
矩陣圖的制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矩陣圖分析結果確定方案的有效性
2.甘特圖
甘特圖使用步驟及說明
內容動態更新和管理
第二步:分析項目
1.問題質量特性的挖掘--QFD
客戶心聲VOC及獲取方法
卡諾分析法
CTQ關鍵質量特性獲取
2.SIPOC流程分析
流程時間分析
流程價值分析
3.質量經濟分析-COPQ
質量損失函數
品質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預防成本、鑒定成本、缺陷成本
能力值與品質成本的對應關系
第三步:描述項目
1.定義項目邊界
2.質量成本及項目收益預估
3.質量項目具體說明(包括團隊,需要的資源,預期達到的收益)
第三章 六西格瑪分析Measure階段-現場量測
第四步:選擇評價指標
1.設定問題的細分績效指標
評價缺陷水平質量指標—DPMO&DPU含義及應用
評價流程質量指標--RTY的含義應用
評價質量特性指標--Cpk,Cp,Cpu,Cpl,Pp,Ppk,Ppu,Ppl的含義及使用
2.過程能力分析
短期過程能力和短期過程能力指數
長期過程能力和長期過程能力指數
過程能力指數不同等級對應的品質狀態
非正態分布轉換成正態分布及應用
第五步:確定測量對象并策劃數據收集方案
1.柏拉圖及其應用
柏拉圖使用的時機
柏拉圖的制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柏拉圖分析數據解讀
2.直方圖
直方圖的使用時機
直方圖的制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直方圖的分析解讀
3.其他統計圖的使用(如餅圖,箱型圖等)
第六步:驗證測量系統
1.MSA測量系統分析:確保所收集數據的真實性
測量誤差理論
計量性測量系統分析
計數型測量系統分析
連續數據測量系統分析
離散數據測量系統分析
破壞性試驗數據測量系統分析
學員實際練習工具
第四章 六西格瑪分析Analysis階段-分析關鍵原因
第七步:尋找可能的原因
1.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的使用時機
特性要因圖的制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找出可能的相關的因素
討論驗證推斷的因素的方案
2.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的原則
頭腦風暴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頭腦風暴法的結果整理
3.頭腦風暴法與其他關聯工具(層別法,矩陣圖)的結合應用
第八步:原因篩選,確定關鍵原因
1.FMEA分析及應用
DFMEA和PFMEA之間的關系
FMEA的風險優先級,指數構成及公式
FMEA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
FMEA與其他品質工具關聯使用
2.散布圖
散布圖的使用時機
散布圖的制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散布圖分析結果的正確解讀
第九步:驗證關鍵原因
1.多變量分析技術
多變量正態分布分析
多變量非正態分布分析
2.假設檢驗與置信區間
樣本容量與風險
單樣本置信區間及假設檢驗
雙樣本置信區間及假設檢驗
離散數據的置信區間及假設檢驗
連續性數據的置信區間及假設檢驗
3.方差分析—ANOVA
案例分析并解讀
第五章 六西格瑪分析Improve階段-改善關鍵因素,優化參數
第十步:尋找關鍵質量特性Y與自變量X之間的規律
1.回歸分析技術
單變量回歸分析
多重回歸分析
第十一步:對關鍵質量特性實施優化
1.DOE實驗設計
試驗設計介紹
全因子及部分因子試驗設計
2.田口正交試驗設計
田口正交試驗的流程
田口正交試驗結果分析
多因子正交試驗分析
案例分析及學員操作練習
第十二步:確定并驗證關鍵方案
1.提出解決問題的改進措施
2.挑選優化措施-選擇矩陣
3.確定改進措施
第六章 六西格瑪分析Control階段-改善成果控制和分享
第十三步:證實項目改善成果
1.證實成果的真實性--顯著改善
2.證實改進是值得的--財務核算
第十四步:保持過程長期的穩定性
1.SPC理論及應用
計數型管制圖類型及選擇
計數型管制圖制作及注意事項
計量型管制圖類型及選擇
計量型管制圖制作及注意事項
第十五步:過程標準化
1.防錯法
2.修改并更新長期控制文件
第十六:關閉項目
1.六西格瑪案例分享
2.項目文件資料移交文控中心
第七章 六西格瑪案列分享
案例一:噴漆生產線外觀不良率降低案例
案例二:產品適配不良率降低案例
案例三:生產效率的提升案例
案例四:項目成本的下降案例
版權聲明:此信息由注冊用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并提供版權證明,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