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時間與個人管理
課程背景:
“忙”成了每個職場人的生活常態,未來會越來越忙。工作對時間的需求也在增長,生活中到處充滿了“必須做”、“應該做”。生活的快節奏和壓力讓多數人的生活完全失控,疲憊不堪。每個人都想控制自己的生活,都想讓生活井然有序,讓生活鎖事有條不紊地進行,做我們最想做的事情。
多數時間管理的培訓的弊端是只關注做事效率,沒有人思考“我為什么要這樣做?”“我真的應該這么做?”或者“我想這么做”。《高效能人士時間與個人管理》與傳統的聚焦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時間管理課程有所區別,本課程聚焦在幫助職場人士“由內而外”的改變,不僅僅學會用時間管理的工具來擺脫機械做事的狀態,更注重幫助學員掌握更加積極、深入的自我領導方式,建立高效能的工作習慣,釋放自身的潛能,提高個人績效,進而實現組織績效。
本課程的優勢在于通過“教練引導技術+課堂訓練+21天課后工具”三者強有力的結合解決個人效能管理的“知易行難”的困境。
?
課程收益:
● 幫助學員樹立正確個人管理的理念,培養積極行動的習慣;
● 能夠獨立做好時間管理計劃,規劃好每季、每月、每周、每日工作;
● 掌握時間矩陣圖、工作整理等時間管理工具的運用,直到建立自己的事務管理系統;
● 培養“要事第一”、“以終為始”的思維習慣。
?
課程時長:2-3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職場對效率有高要求的人士、企事業單位職員
課程方式:講授法、案例教學、游戲活動、小組競爭、行動學習、情景訓練
課程大綱
導引:
課程簡述:時間管理的本質——掌控生活
培訓規則:兩天培訓以“游戲+視頻+案例+理論+實操+演練”的方式開展,確保從學到習
開場體驗活動:生命長度
團隊建設:組名,組長,組徽,組訓
第一講:診斷篇——個人管理的難題
一、個人管理領域的四大難題
1. 動力不夠
2. 時間不夠
3. 習慣不好
4. 改變太難
案例研討:你會如何選擇?
二、時間都去哪了
1. 時間干擾的4P
2. 常見的十大時間浪費現象
案例研討:小明的時間去哪兒了?
課堂練習:個人時間管理診斷
?
第二講:理念篇——時間管理的原則和策略
一、時間管理的六個策略
1. 定規劃
2. 設時限
3. 堵漏洞
4. 分輕緩
5. 建系統
6. 育習慣
二、高效時間管理法則
1. 四象限決策原則
2. 帕累托時間分配原則
3. ABC工作優先法則
4. 黃金時間管理準則
5. 猴子法則——擺脫第三象限工作
6. 蕃茄工作法——克服拖延癥的工具
7. 衣柜整理法——處理雜事智慧
?
第三講:方法篇——提升個人行動力
一、提升個人行動力的“WOOP四步法”
1. 寫下一個愿望
2. 描述愿望實現后的結果
3. 實現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4. 你將如何制訂行動計劃?
二、工作目標和計劃制訂
1. 工作目標的制訂原則——目標SMART原則
2. 目標執行的“PDCA”循環
3. 高效工作的工具箱——效率手冊的使用
4. 有效完成工作的方法
1)接受命令的三個步驟
2)將想法轉化為行動的步驟
工具:員工日工作、周工作、月工作流程清單
工具:高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百寶箱
三、最強整理術
1. 環境整理:5S法
2. 信息整理:印象筆記
3. 情緒整理:ABCDE法則
4. 工作整理:大腦清空術
5. 人際整理:“人以群分”
工具:情緒梳理的“SLK”模型(紅綠燈法則)
?
第四講:實踐篇——問題突破
一、時間和個人管理實踐中常見問題
1. 拖延癥的終結
2. 臨時性、突發狀況的應對
3. 好習慣的培養
二、保持工作激情的三元素
案例:派克魚市的活力來源?
1. 興趣
2. 能力
3. 價值觀
三、追求快樂工作的6大錦囊
1. 活在當下
2. 突破局限
3. 理性思考
4. 大道至簡
5. 放下和原諒
6. 正向思考
四、拒絕拖延的10個方法
工具:角色平衡工具——“生命之花”
工具:每日心態檢視表
工具:豐盛日記
- 上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支行長管理能力提升
- 下一個:從目標到結果-管理者的執行思維與工具